普陀区教育学院“十二
·五”主要任务
一、形成整体化的德育格局
1
、贯彻“两纲”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以理想信念教育、励志教育、国情教育、养成教育的四维内容框架,完善课程建设、专题活动、社团活动为主的普陀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多样化实施途径,开展“两纲”推进与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融合的研究项目,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两纲”推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范例和活动案例。
2
、立足课堂,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开展《普陀区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意见》项目研究,根据学科、学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细化学科落实“两纲”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形成《普陀区中小学(部分)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增强学科育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3
、 ……
4
、……
二、建设系统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1
、加强课程规划与标准的引领。结合《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设计制定课程(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引导各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分年级、年段对各学科的学情进行分析,形成学科教学的质量改进计划;结合课程标准的修订,重新对细化到章节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修改完善,落实质量保障手册提出的对教学五环节的基本要求,既要强化教学过程规范,又要倡导教学行为的创新。
2
、聚焦教学规范的重塑。……
3
、确立学科教学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加强对质量监控的途径、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教育时间量、教学信息量、学习负担量、教学成本和学业成绩等监控点的综合监测,确保教学效益最大化。
4
、改革评价方式。……
三、开展普适性的教师培训
1.
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精品化课程研发。制定精品课程标准,组建包括专家、专业人员、校长等参与的课程研发团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有针对性的课程研发。如工作室项目的转化课程、跨区课程、高校联合课程、网络课程,以及针对高端人群的项目化研修课程等,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更优质更有实效的课程资源;坚持优质、合作、竞争、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课程资源开发、评审、遴选和推广利用的有效机制;
2.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
3.
开展教师培训体制的改革。……
4
.加强新教师聘前培训考察。联合教研室、区人才交流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各用人单位(学校)共同参与,对每年招聘的新教师进行聘前培训考察。进一步提高新教师入门门槛,提高新进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用人单位筛选、鉴别人才提供服务和帮助。
四、加强针对性的专业队伍建设
1
、加强学院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2
、管理和支持新一轮专业团队的建设。……
五、搭建资源性的信息平台
1
、完善学院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学院信息化平台的软件工作,进一步将各部门专业信息化平台有机整合;对各相关部门网站的应用进行积极地探索,建立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规范与模式;建立学院信息化平台应用的保障机制与评价标准并予以实践。
2
、探索建立信息化教育新模式。……
3
、提高信息技术和资源运用有效性。……
4
、全方位发挥图书情报的服务功能。 “一报两刊”继续改革创新,,不断开辟新栏目、增加新内容、创新形式,为全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开辟新栏目、挖掘新潜力、展示新风采,发挥宣传导向、学术引领、成果宣传的任用。图书资料馆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为本院及全区的课题及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二次文献汇编;加入普陀区教育单位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行共建、共享;通过对信息的储存、组织、传递,采用参考咨询、定题服务、检索服务等多种现代化、网络化的方式为教师服务。建立“普陀区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专报”,及时了解、交流和宣传我区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情况、经验做法及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反映课程改革过程中倾向性问题及其他课改与教研工作的重要信息。
六、完善绩效化的管理系统
1
、研发《学院绩效管理手册》。明晰学院绩效计划、绩效考评、绩效分析、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梳理学院发展、组织运作的各项标准,把握影响绩效质量的各类因素,并在研发过程中凝聚全体教职员工质量要求共识,实现学院整体绩效的最大化。
2
、实施目标管理。围绕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开展部门目标管理,明晰部门团队的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强化对目标达成情况的管理监控,加强对部门团队的整体效益的评估;实行科学的岗位目标管理,逐步明确“分类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体系”,使每一位教职员工能依据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开展工作。
3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定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实行灵活的岗位任职制度,实现队伍的合理化流动;改善学院薪酬管理,建立与教职工绩效相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院绩效管理的深入。
七、营造开放性的活力组织
1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要求,实施开放性评价。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对学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提高作为基本工作原则,建立教育服务质量基本指标及监测、反馈、优化系统,促进学院各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
2
、以提升学术品位为导向,实施开放性资源引进。……
3
、以实现共建双赢为目标,加大开放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