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六届文明创建 > 内涵发展持续,办学绩效显著 > 学校规划 > 办学思想 > 正文
普陀区教育学院“十一五”工作总结

 

普陀区教育学院“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是普陀区教育学院转变职能、发展内涵,为建设好区域现代教育教学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夯实基础,积蓄力量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学院立足《普陀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专业支持、服务全局”的宗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目前,我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的11项主要任务。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新的功能定位促使学院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五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院围绕“建设区域现代教育教学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目标,积极探索构建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业务指导间的科学分工、协同合作关系。教育学院正从“领导”基层学校的部门逐渐转变为基层学校“需要”的部门。学院结合新的功能定位,明确要为本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四个方面的服务:
㈠为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
学院的专业人员扎根基地,通过专题调研、听课、校长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及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诊断、咨询建议,为行政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五年来,共提供了****项。《普陀区推进校本教研(研修)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区域性推进信息科技拓展型课程的建议》、****等,还以区教育局的正式文件下达。
㈡为区教育局重大项目提供管理指导服务
围绕区教育局推进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项目,学院协调各业务部门设计实施方案,制订工作标准,参与项目管理,履行项目指导并总结。五年中,学院重点承担了“83135”干部专业化培养工程、“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区“双名”工作室、教师专业能力评优、区域“有效教学”研究实践、区域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区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德育区校两品建设工程、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等9大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服务。
㈢为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围绕“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学院在积极引领校本研修,辅导教育科研,开展质量监控与学业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中,认真总结提炼课堂观察技术、校本研修技术、网络教研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学业评价技术、质量监控技术等,主动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教改的技术支撑,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
㈣为构建区教育人力资源高地提供研训发展服务
学院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开发培训课程、创建资源平台、探索培训新模式等方式,促进研训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十一五”干部、教师教育培训规划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五年来,参加区级培训的干部累计2214人次,教师累计14000人次。“二维四类多元”区域课程框架体系已经建成,满足了“十一五”全员培训的不同需求,并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二、职能转变给学院的内涵发展带来质的提升
㈠增强了科学调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院推行项目工作制,将津贴与专业人员开展的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挂钩,鼓励其结合自身工作,着力于研究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基地,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研究状态下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方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五年来,学院专业人员先后开展研究达****项,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㈡增强了团队协作攻坚的意识和能力
学院通过部门和功能整合双管齐下,不断加强部门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我们在“师干训”、“校本研修”、“专业网站建设”、《普陀教育》编辑、“幼小衔接研究”、“教师专业知能研究”****等工作项目上,建立起了伙伴合作关系,形成研究的团队,有力推进了重大项目的实施。
㈢增强了资源开发积聚的意识和能力
为更有效地推进“二期课改”,学院积极开发各类课程资源。我区中标编写上海市初高中政治教材和劳技教材,已在全市全面推开使用。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院专业人员纷纷深入学校,为区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形成了一批在区内外有影响的校本课程,如“伟人教育”区域德育课程、曹杨二中《JA课程》、曹杨中学《礼仪课程》、北海中学《禁毒教育》、江宁学校《让我们健康成长》等等。
学院主网及各业务科室网站全部建成,《普陀教育报》、《普陀教育情报》和《普陀教育》及电子期刊,积聚和展示我区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及时介绍国内外最新教育成果;既为基层学校、教师展示风采提供了舞台,又及时反映了全区教改的动态。
㈣增强了共建共享辐射的意识和能力
学院承办附校8年来,坚持“发挥优势、专业引领、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承办策略,学院办学质量显著进步,先后获得“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普陀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并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作为学院的综合实验基地,附校的发展没有仅仅定位于普通意义上的学校形象的变化,而是为改变薄弱学校,加强实践与研究,注重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效益等内涵发展,为抬高本区基础教育的底部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学院通过现场展示、经验交流、成果介绍、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推广学院和基层学校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成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全国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交流会”、“‘两纲进课堂’现场展示”、“上海教师教育峰会”、“上海市区县教科研工作现场交流研讨会”、全国幼儿混龄教育科研成果推介会、****等一系列现场展示和经验介绍,受到本市和全国各地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三、内涵发展推动学院特色建设产生新的成效(具体内容略)
……
四、新的成效鞭策学院深刻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具体内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