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幼有善育的人民城市,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上海市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试行稿)》作为本市指导0-3岁婴幼儿家长和托育机构养育保育的实施指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对家庭和托育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月11日,学院特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学前教研员王菁老师,为区内大教研组长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上海市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试行稿)》的权威解读,为普陀区的托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王菁老师全面剖析了《试行稿》的研制背景与深远意义。她特别强调,上海托育体系的“四梁八柱”架构——政府主导、家庭基础、托班主体,为构建高质量托育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中,王菁老师运用对比图和思维导图,直观展示了《试行稿》与原版《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异同,帮助教师们快速把握核心变化与调整依据。她不仅详细解读了《试行稿》的整体架构,还指导如何将其与《3-6岁儿童发展指南》相结合,实现教育理念的连贯与互补。此外,王菁老师从价值取向、发展规律、科学证据、操作性等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试行稿》的独特魅力与实践价值。
针对托班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王菁老师提出了多项实施建议与深刻思考。她强调,建立安全信任的情感关系是首要任务,通过持续的关爱与互动,为婴幼儿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同时,她倡导创设儿童友好的环境空间,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幼儿多样化需求,支持其主动发展。在回应性照护方面,她指出保教人员应敏锐观察、及时回应,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早期学习机会。最后,她鼓励为婴幼儿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助力其实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
此次培训帮助区域教师全面且整体的学习、把握《上海市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试行稿)》核心,重塑婴幼儿教育理念。
普陀区教育学院将继续秉承“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为普陀区的婴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托育服务,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