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幼教动态 > 正文
聚焦科学素养,共探幼小衔接——普陀区幼儿园与小学跨学段幼小科学衔接联合教研
作者: 普陀区教育学院    发稿日期:2024年04月26日

携一抹春日暖阳

揣一抹教育情怀

一群热爱教育的赶路人

正在奔赴一场“幼小衔接”之约

2024423日上午,普陀区幼儿园与小学跨学段幼小科学衔接项目组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阳光园开展了“基于儿童经验发展连续性”的幼小课程教学衔接的联合教研。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姚蔚、学前教研员陈瑞廷,以及项目组20位教师参加联动教研。

项目组聚焦儿童“科学探究领域”关键经验,深入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现场,通过观摩幼儿活动和两个学段教师分享的案例,交流研讨结对园校的实践做法和经验,推动深度融合的幼小科学衔接。

走进儿童之“光与色彩”的世界

活动现场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光与色彩有着持续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光和色彩的探秘中,了解了光的不同颜色,体验了光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们在观察中引发孩子们探究发现光与影子的秘密,在交流分享中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梳理光影游戏中的发现与收获,支持幼儿持续探索更多光影秘密,不断丰富和拓展活动经验。案例交流分享,拉近“幼小”距离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孟懿玉老师分享了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活动案例《花开有时,衔接有策》。孟老师从初识——光的调查、探索——光的秘密、运用——光的发现三部分介绍了她与孩子们一起探索“光和色彩”的过程。孟老师还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探究兴趣的保护、探究经验的丰富、探究过程的家园合作等方面对此次活动做了全面的活动思考与梳理。

新普陀小学东校谈晓颖老师带来了小学一年级科学课例《光可以有不同颜色》。谈老师从“学习任务分析”“关键经验链接”和“教育教学建议”三个角度交流介绍了小学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儿童在幼儿园已获得的科学探究领域关键经验,关注在课前、课堂中激活和调用儿童原有关键经验的策略与方法,强化原有经验的利用的具体做法。

联合互动教研,共享教育智慧

项目组教师们基于儿童科学经验发展连续性的观察和分析,围绕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衔接、教学方法的差异与融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等内容开展了积极地互动研讨。

通过跨学段的联合教研,聚焦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需求,交流分享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经验,有助于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和采纳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从而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联合教研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小衔接教育质量,还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协调和连贯的教育体系,让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