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六届文明创建 > 创建动态 > 正文
2018学年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举行


              2018
1024日下午,以“从量变到质变提升教育品质”为主题的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在同济二附中顺利举行。普陀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吴凌昱、教育局局长范以纲、副局长瞿志军、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缪亚男等领导,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中的校长以及教研室、质量监测中心、考试中心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教育局基教科科长葛伟主持。

葛伟科长的思考题——如何看待自己学校的量变和质变?会后会有何种思考?为本次会议拉开序幕。会上,首先由曹杨二中王洋校长作了主题为《浅谈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关键问题》的专题交流,与各初中学校分享了初高中联动,齐心协力为“质变”而奋斗的想法。此后来自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的沈霄校长,作了《优化办学结构 提升教育品质》的主题发言,介绍了学校通过突破办学难点、关注综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激发教师内驱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办学水平的经验和做法。来自同济二附中的陆杰校长作《立足完中 办好初中 为特色发展助力》的专题交流,介绍了同济二附中依靠高中的特色延伸,初高中人事的打通做法,更新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托底加提优,从而保障完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谋求特色发展的路径和做法。

三位校长交流之后,区考试中心史晔群副主任作了题为《以量观势依势求变》的发言,第一部分“以量观势”部分,史主任首先介绍了本区近年初中阶段各类招生工作的数据情况并从体量、录取量、招生量等“量”的数据中解读并寻找了新的增长点,即以综评批次的录取为新的突破口,开展各项工作。然后,在第二部分“依势求变”中,史主任为大家分析了未来工作的关注点:即应对大体量入学规模各校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依托“强校工程”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面对中招改革寻找新的支点从而撬动改革实现飞跃以及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关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等录取方式,了解各所高中的具体要求等,为区内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拓展教学管理发展空间提出有效建议。

接下来的发言环节中,先由质量监测中心汪瑾华副主任作了《解读数据 找准问题 有效应对》的主题发言,以具体详实的数据全面介绍了本区在中考和绿色指标两个领域里的基本数据,从合格率、优秀率等数据中为大家解读出了多条关键性问题,并在第二部分的问题分析环节,为大家一一找寻问题的来源,最后就对策与实践,向大家介绍了教研室和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应对工作,如研训一体化的教研课程设计、联合教研关注学困生指导、教研员领衔开展数字资源平台和质量预警系统建设情况等。随后缪亚男副院长就需要关注的绿色指标六大要素向各初中校提出工作要求,内容包括:学生发展、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特色发展和家长满意度等。

基教科葛伟科长对每一位发言者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指出: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突破口是调整评价指挥棒,以综合评价改革探索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在最后的领导讲话环节,瞿志军副局长就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中心,向大家解析了加强初中建设工作的核心理念——转变原有教学观、加强教育公平化,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全面分析了当下教育形势,对校长和专业部门提出了初中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出要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做好综评实施后的应变,例如,如何主动对接高中、社区和家长,同时,教育学院专业人员和学校要共同做好资源辐射,放大优质资源的溢出效应,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形态,从设计教的活动转变为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等。

范以纲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普陀近几年高速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制度管人、程序管事、团队打天下、品牌定江山。各校要发展首先要有四个做法——抓管理、练技能、想办法和逼潜力,做好加强初中建设工作,完成课堂转型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讲话的最后,范局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几句话:不自信,无以安身立命;不批判,无以适当下;不创新,无以图未来。

吴凌昱书记在讲话中首先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同时希望大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追求卓越,优质均衡”的意识,坚持“改造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增强自信,攻坚克难,进一步“擦亮品牌,重塑形象”,在改革中激流勇进。

会后,各基层学校、专业部门将进一步理解工作要求,将教育局领导的殷切希望化作实践前行的工作动力,落实“三化一强”战略,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来源:教研室  审核:颜欣玮   编辑:孙刚 王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