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院庆添光彩
学院成功举办了建院五十周年系列活动。办好院庆活动是学院的重要工作,院庆活动是学院提升办院各水平的重要契机,也是凝聚全院教职员工的重要契机。办好院庆活动离不开全院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奉献。为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奉献,学院发起“我参与,
我奉献,我为校庆添光彩”活动。这为学院成功举办建院五十周年系列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志愿者参与建院五十周年系列活动材料
第一、《关于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为院庆添光彩”》活动的通知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庆年,又恰逢我院建院五十周年。办好院庆活动是学院今年的重要工作,院庆活动是学院提升办院各水平的重要契机,也是凝聚全院教职员工的重要契机。办好院庆活动离不开全院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奉献,为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奉献,决定在全院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为校庆添光彩”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的内容
(一)
积极参与院庆的各项活动;
(二)主动为院史编写和院史陈列室提供或捐出相关的影像、文字资料或实物;
(三)争当院庆活动的志愿者。
二、活动的动员和组织
学院党、政、工会、青年组织以及民主党派都应安排时间进行动员,鼓励和组织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院庆活动,并对教职员工参与院庆的各项活动情况备案记录。
三、活动的评选、表彰与奖励
2009学年末,由院庆筹备委员会组织评选出十位活动积极分子和三个院庆活动优秀项目,最后由学院进行表彰奖励。
普陀区教育学院
2009-3
第二、普陀区教育学院院庆征言约稿
___同学:
丝丝秋风,缕缕阳光,秋意正浓。普陀区教育学院在这个收获而喜悦的季节迎来她50周岁的生日了。全院上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全力以赴为“母亲”的生日献上一份自己的贺礼。
《普陀教育报》特向师范学生代表——您,约“你我同行”感言。请您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心中的学院形象,面交编辑,或将征言发至:oujiajin@hotmail.com。您的感言将刊登在本报上,作为对母校50周年的贺语。期盼您的参与,谢谢!
普陀教育报2009.9.
第三、10月13日院庆志愿者名单及工作安排
一、全体工会委员
二、志愿者:刘 达1
朱 成1
任书堂1
张 杰1
李嘉栋 1 翁亚斌1
孙 勇1傅继芳1
缪亚男1
李 萍
1郁琼蕊 1 王彩萍1
陶 霞
1丁 莉 1 张玉华1
刘琼敏1
徐炜蓉 1 娄思蓓1
吴成芳 1 祁 敏 1 姚 蔚 1 三、其
他:胡风云1
温 暖1
陈 莉1
章楠平1
王艳峰1
郭 政 1 陈 苗 1 侯炜毅 1 伏蕾斐1
周灏
1欧家斤1
许望1
董莉莉1
周骏蔚1
具体安排;
(一)总负责:徐寿昌
(二)前期:周四下午办公室负责材料装袋事宜(A310)。责任人:周灏(清洁工阿姨协助)
(三)前场:责任人:钱正华
志愿者:郭 政 朱成
刘达
孙勇
李嘉栋
翁亚斌
任书堂
张 杰
具体工作:会场布置、桌子摆放,真光路、武宁路路口引路等
(四)、签到处:
责任人:李明华、郭胜
志愿者:郁琼蕊 王彩萍
陶霞 丁莉
陈莉
侯炜毅
娄思蓓 吴成芳
姚蔚
李 萍
具体工作:签到、发放材料、报到后指引入座(进入指引人员熟悉餐桌座位安排)。
材料发放要求:1、退休教工:材料袋、奖券、食品
2、师范部学生:材料袋、奖券、食品
3、在职职工:奖券、食品
4、签到结束后,负责照顾场内本部门的老同志,特别照顾小教卫碧芙通知。
(五)艺术总监:
责任人:赵群
志愿者:欧家斤、许望
傅继芳
缪亚男
张玉华
刘琼敏
徐炜蓉 祁 敏
具体工作:1、宣传报导—欧家斤;摄影:欧家斤、许望
2、专业摄影摄像:现代信息中心,张老师?--联络:许望
3、文艺节目联络
(六)内勤:
责任人:方红军
志愿者:胡风云
温 暖 章楠平
王艳峰
陈苗
具体工作:负责采购奖品、食品等,在会场里做好与签到人员的衔接。
负责照顾、关心场内的老同志。
(七)、应急:
责任人:赵永发
志愿者:随时调配任何志愿者
备注:董莉莉
周骏蔚
由主任调配,负责接送前幼教主任,并照顾好其开会期间一切事宜。
会议结束后,所有工会委员及前场志愿者留下。
第四、区教育学院院庆筹备工作就绪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普陀区教育学院走过了50个年头。50年的传承与发展,倾注了普陀区教育学院几代人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汗水,凝聚了普陀区教育学院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丝丝秋风,缕缕阳光,秋意正浓。普陀区教育学院在这个收获而喜悦的季节迎来她50周岁的生日了。全院上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全力以赴为“母亲”的生日献上一份自己的贺礼。
为做好建院5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工作,学院多次召开了筹备工作会议,制订了筹备工作方案,安排了专门人员和志愿者从事相关的筹备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就绪:筹备了11月13日的“风雨兼程五十年春华秋实话师缘”全院联欢、11月28日的“师魂·师道·师缘”庆典活动和五个学术论坛,出版了《师缘——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创建五十周年》画册、《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院史》和《普陀区教育学院教育科研成果集》。
记录历史是为了延续传统、关照现实、展望将来。半个世纪以来,学院的变迁、发展与共和国同命运,共沉浮。10余万字的《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院史》力图客观地留下这段历程,供后人检阅参照。该书叙述普陀区教育学院从1959年建校至2009年的历史。按时间顺序,全书将50年的历史分为5个时期来叙述,即:初创时期(1959年——1965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改革初期(1977年——1988年)、深化改革时期(1989年——1998年)和持续发展期(1999年——2009年)。
搞好学院50 周年院庆的系列庆祝活动与学术活动,正是系统总结科研经验、汇集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工作的良好契机。《普陀区教育学院教育科研成果集》,选编了学院每年一度的学术成果评选中获奖的部分成果。它是在近三百篇获奖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择优编成的,是五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的缩影。成果集共收录论文71篇,约74 万字,分为“教育管理研究、教师教育研究、课程建设研究、有效教学研究、德育与心理研究”五部分,力图以比较广泛的题材全景式地反映全院教师近年来的学术探索和追求。
第五、《风雨兼程五十年 人间正道是师缘—学院五十周年联欢活动》
(串联词节选)
男:独立春秋五十载,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女:讵忆芳园桃李人,念,峥嵘岁月,风华正茂;
男:曾记否,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女:曾记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男:曾记否,师道尊严,道阻且长?
女:曾记否,风雨兼程,师缘漫漫?
男: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述往昔的蹉跎与荣耀,
女:重怀前辈的信仰与执着,
男女:风雨兼程五十年
人间正道是师缘
男女:普陀区教育学院五十周年院庆——现在,开始!
男:1959年3月,在武宁路小学的一座办公楼里,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学院。只有六位老师,没有庞大机构,只有简单布置,没有专用的校舍。然而就是这个看似“过于简单”的学院,在普陀教育最困难的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普陀区教工红专学院”。
女:在历史艰巨的条件下,红专学院开设了第一个“暑期业务培训”班,开设了第一个进修班和短训班,为普陀区的教师培训解决了燃眉之急;组织了第一场全区教师参与的大规模教学改革活动,紧跟教育的要求。
男:1959年至1965年,红专学院忙碌的六年,全院干部和教职工异常努力,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师,把教师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同普陀区一起走过了师资匮乏的困难时期,把“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无私留给了后人。
女:三言两语,道不尽普陀人的感激之情;款款深情,诉不完对学院开拓者和奠基人的称颂,你们是我们永远赞颂的诗。
男:1989——1998是普陀区教育学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10年。这个时期正值上海市一期课改试验和推进期,也是上海市政府签署《中小学教师进修条例》,教师继续教育开始进入规范发展期。在“服务、求实、协作、进取”八字院风的基础上,教育学院确立了“六个中心”功能,即教育学院应当成为普陀教育的教研、科研、德研、师干训、教育情报和信息技术教育中心。让我们用赞美的诗歌颂他们。
女:普陀区教育学院为基础教育的服务已经不是建院初期那样只限于师训和教研两个领域,80年代建立起来的各个部门开始形成了各自工作的模式和体系。整个普陀区教育学院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男: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提高服务,需要每个教院人的辛劳付出。听,他们正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
女:1988年,教育学院着手一期课改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推进了一期课改的顺利实施,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实验中取得不俗成效,为二期课改打下扎实基础。
男:于此同时更个部门也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师训部门的功能转移、干部培训制度的完善、德育工作的更开放、电教站的不断探索、科研室的科研规范、教育情报中心的建立,一系列的部门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准确定位,为全区教师作出更多更好的服务。
女:1999年至2008年,教育学院迈入了“持续发展期”,二期课改在全市中小幼学校全面铺开,而教师继续教育也经历了两个具有突破和发展特征的五年计划。
男:经过40年的发展,院领导对学院的定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普陀区教育学院要成为全区教育改革的专业支持中心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要求,明确了学院发展的任务,逐步厘清了教育局与教育学院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探索建立了分工合作的工作关系。
女:2008年3月,普陀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成立了。19位专家顾问、13位特级教师、47位学科带头人、120位高级指导教师,还有教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共同担起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男:举杯吧,朋友,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候,先为学院祝寿,再送世纪远走;举杯吧,朋友,在这全院欢庆的时候,五十年的陈酿,让每个人醉在心头。
男:五十个春秋步步踏过,
女:五十个足迹处处坚深!
男:教院,普陀教育的窗口!
女:教院,普陀教育的未来!
男女合:祝福你,更行更远!
男:普陀区教育学院五十周年院庆,到此结束。
第六、《师 道
师 缘—学院举行建院50周年庆典》
在庆典活动中,首先由区教育学院院长杨杰致欢迎辞。他回忆了学院从1959年建校至2009年的发展历程,对学院功能不断拓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正在建设成为区域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和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专业支持中心等工作成效作了介绍。他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加快内涵建设,聚焦现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和重点,为普陀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电视短片《铎声激荡》回顾了几代教院人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薪火相承的奋斗历程。国家督学、原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原教育学院副院长华长庆,特级教师叶季明在现场访谈中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学院的工作经历,倾诉了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活动中,《你我同行》道出了基层学校、教师对教育学院“专业引领、服务全局”的感谢;《师者风华》展示了教院特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代表的执着追求。
在庆典活动中,李学红、杨杰共同开通了“普陀区教育学院信息化应用平台”。该平台采用“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设计理念,集学院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管理为一体,构建了教师网上工作、交流和学习的服务平台,提高了学院信息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孙荣乾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中共普陀区委、普陀区人民政府向教育学院50年院庆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教育学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为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深化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两点希望:1、希望学院继续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坚持“专业引领、服务全局”的办院宗旨,继续抓好全区干部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倾力打造好区“双名”工程;继续抓好对中小幼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破解难题,增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专业引领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促使学院自身的办院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2、希望区教育局继续加强对学院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加快把学院建成区域教育改革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的进程,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为办好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普陀教育从大区走向强区贡献更大的力量。
杨奇伟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普陀区教育学院在推进区域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区域德育课程建设、干部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对下阶段教育学院发展提出三点建议:1、建设干部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要在“研究”与“实践”上做足文章;2、建设区域教育改革专业支持中心,要在“示范”和“引领”上做足文章;3、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为“十二五”期间开展面向全体在职教师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准的教师培训做好准备。
院庆期间,区教育学院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与学术活动:11月13日,以“风雨兼程五十年 春华秋实话师缘”为主题的全院联欢;11月20日,“培养民主型校长是时代的需要”的干训论坛;11月24日,以“‘迎世博 创温馨 育人格’温馨教室巡访活动”为主题的全市展示;11月26日,“共同的期待 共同的创造——在有效教学中成长”的市名师基地文科教学展示活动;11月29日,“全国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院还将12月18日承办“2009上海教师教育创新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