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教师的师德状况,从员工的角度看,它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从学校的角度看它是考查学校文明程度的首要指标,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学院在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师德修养、学术水平俱高,教育教学、管理协调能力俱强的师资队伍,从树立榜样方面来推进学院的师德建设,使学院的精神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叶佩玉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教育学院在全市的影响日夜增强。教育学院选树叶佩玉典型,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小见大,内部叫响;总结完善,系统叫响;做大做强,社会叫响;建设基地,恒远叫响。
在“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落成时的讲话(2009年10月23日)
鲍银生
近几年来普陀区教育学院在全市全区的影响日益增强,市、区两级的领导来院的多了,获得的荣誉的级别高了。这是与我们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分不开,也和我院的一个教师十分不开的,她就是
在短短的几年里,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收获了许多荣誉。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荣誉是名至实归的。
我们需要从平凡中发现伟大,在他人的身上汲取养料。说
一个人最可怕的是麻木,对别人的成绩麻木、别人的长处麻木,而对于别人的不足津津乐道,那这样的人就十分可悲了。古人说知人者明知己者智,但是我还要补充一句知人长处者明,知己短处者智。我相信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汲取他人长处的过程。
下面,请
“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前言
“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集中展示普陀区教育学院以
教育学院是一片人才辈出的沃土,先后涌现了近二十名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而叶佩玉是他们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教育学院具有民主的学术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宽容的人际关系,奋发的精神面貌,这为学院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院崇尚服务,要求教师“在提升专业水平中服务全局,又在服务全局中提升专业水平,”从而为教师的发展构建了平台,学院注重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鼓励优秀人才冒尖,正在是在这系列政策的导向下,成就了一大批人才。叶佩玉的精神在学院教师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学院的青年教师在叶佩玉精神的感召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普陀区教育学院
2009年2月
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建设是区委决定的,须年内完成的一个项目,为完成这一项目,特作此方案。方案如下:
一、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
|
内容
|
要求
|
完成时间
|
完成情况
|
负责人
|
1
|
选点
|
便于参观
|
9月
|
|
杨杰
|
2
|
展厅设计
|
布展面积大,便于组合
|
10月初
|
|
鲍银生
|
3
|
内容设计方案
|
风格;结构
|
10月初
|
|
鲍银生
|
4
|
按照设计方案,形成布展内容小样。
|
|
11月下旬
|
|
鲍银生
|
5
|
展厅装修
|
简洁,明快,大气
|
12月初
|
|
鲍银生
|
6
|
内容布置
|
按照设计方案
|
12月中下旬
|
|
鲍银生
|
7
|
试展出
|
|
09年一月
|
|
鲍银生
|
二、成立项目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鲍银生、欧家斤、马骏、王艳峰、郭胜、许望等位同志组成,鲍银生负责此项目。
成员分工:郭胜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许望负责照片图像的收集于整理;马骏、王艳峰、负责版面的设计和文字的撰写。工作小组每两周碰头一次。
三,经费预算:
展厅装修及布置9万;工作小组加班劳务费0.5万其他费用0.5万。总计10万元人民币。
四、本方案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工作组工作日程安排表
时间
|
内容
|
进度
|
备注
|
10-23日~11-6日
|
收集图像文字资料并按照要求归类
|
基本完成资料收集
|
参观外单位的几个基地;组织召开一次学院特级教师座谈会。
|
11-6日~11-20日
|
按照版面要求提出设计小样
|
完成小样设计;
|
请局领导评审领导评审
|
11-20日~12~4日
|
提出版面设计修改稿;
|
完成修改稿;
|
请领导审定
|
12-5日~12-19日
|
版面制作;
|
完成版面制作;
|
请领导审定;提出修改意见;
|
12-20日~12-31日
|
试展出
|
做好试展出的所有准备工作
|
请领导参观提出意见
|
2009年一月
|
修改版面
|
正式展出
|
组织全院教职员工参观;
|
普陀区教育学院校史陈列室及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
设计方案(框架)
[修改稿2]
一、总体思路
1、体现延续性:不单纯在时间上体现校史的延续性,更是在每一个版块内容上体现工作的延续性。
2、体现整体性:校史陈列室与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有分有合,即在空间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又是校史人物篇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现代表性:凸显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果。
二、基本方案
基于以上总体思路,设计以下方案(框架)
版块题语
|
主要内容
|
||
导引篇
|
学院概况
|
1959年至2009年发展概况
|
|
辉煌业绩
(事件篇)
|
大事记
|
以十年为一个单位表述重大事件
|
|
教育科研
——
在教育教学
专业支持方面
主要成绩
|
课程开发
|
如伟人教育课程等
|
|
教材研发
|
如劳技、政治教材等
|
||
校本研修
|
全国校本研修基地建设
|
||
科研成果
|
略
|
||
学术交流
|
国际、国内
|
||
师资培训
——
在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养方面主要成绩
|
助力“双名工程”
|
本院高端人才领衔的工作室(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道德实践基地、名校长工作室、名校长培养工作室)
|
|
协筑“骨干梯队”
|
本院在干部“83135”工程和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实施成果
|
||
服务“专业提升”
|
学历培训、职务培训等
|
||
人才高地
(人物篇)
|
包括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
|
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方案详见附件
|
|
展望未来
|
学院未来
|
|
三、附件——叶佩玉道德实践基地设计方案(框架)
1、总体思路
凸现并发挥道德实践基地的内涵和作用,以“德”为主线
一方面全防卫、多角度地彰显
一方面以载德之物感染大家、导引大家、激励大家。
2、基本框架
思路
|
版块题语
|
主要内容
|
作用
|
|
定义
|
明德
|
主要提炼叶佩玉精神
|
感染
|
|
方法
|
践德
|
苦“心”攀登
|
钻研出一批经验成果
|
导引
|
途径
|
育德
|
用“心”指导
|
带教出一批优秀教师
|
|
悉“心”培养
|
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
|
|||
成效
|
馨德
|
桃李“心”语
|
师生感言
|
激励
|
附件:树立典型的相关材料:
一、下发文件:《普陀区教育学院关于在全院开展向叶佩玉同志学习的决定》
普陀区教育党工委、教育局授予我院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体现了
普陀区教育学院作为全区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担负着构建区域师资高地的重任,需要一大批像
普陀区教育学院党总支
普陀区教育学院院长室
二、实施过程:(见下面申报表)
“师德建设优秀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
|
选树叶佩玉典型项目介绍
|
||
申报单位
|
普陀区教育学院
|
项目负责人
|
鲍银生
|
联系人
|
欧家斤
|
单位电话及手机
|
13818208088
|
项目简介
|
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教育学院选树叶佩玉典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小见大,内部叫响;总结完善,系统叫响;做大做强,社会叫响。
由小见大,内部叫响:首先在学院内部广造声势,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取得广大教师的认同。党建网上开设《学习叶佩玉》专栏,提供学习材料;在全院开展“远学孟二冬 近学叶佩玉”的“师德感言”征文活动。
总结完善,系统叫响:系统宣传的重点是在宣传事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在教师受到感染的同时,引导大家进行理性思考。我们与宣传科合作,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做大做强,社会叫响:在社会上推出教育系统的典型,是对外塑教师形象、宣传教育学院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主动向区委宣传部门汇报工作,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络。《新普陀报》报眼和三版刊登长篇通讯,全面、生动地介绍叶佩玉事迹,有效地向社会宣传,扩大了教育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
单位党组织意见
|
教育学院选树叶佩玉典型,富有时代性、创新性、广泛性和有效性;能够充分体现本单位师德建设的成果和成效。
(盖章)
|
注:选树叶佩玉典型项目,获区教育局评比一等奖,名列首位。
三、活动结出硕果:
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全国模范教师叶佩玉作为上海代表之一出席了会议,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叶佩玉,普陀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化学特级教师,上海市中心组名师后备人选培养化学高级研修班主持人。她是2002年荣获全球“英特尔杰出教师奖”五人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在长期教书育人岗位上,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她创新教学,勤于钻研,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专注科研,勇于探索,引导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她悉心指导,精于带教,培养一支化学教学核心队伍。2006年她被普陀区教育局授予“普陀教育杰出贡献奖”,今年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附:李宣海薛明扬来我区看望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叶佩玉报道
在第24届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上午,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普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蔡志强,副区长景莹,在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珏,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等陪同下,专程到区教育学院看望刚刚获得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的叶佩玉老师。市教委领导首先向叶老师表示教师节的慰问,参观了叶佩玉化学工作室,并了解了工作室学员的学习情况,然后亲切询问了叶老师的教育工作情况。叶佩玉老师感谢各级组织的关怀与培养,并汇报了自己的教研工作。她表示要依托名师工作室,作强学科,为普陀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评选结果9月8日晚公布,这一奖项是本市教师的最高荣誉。本届评选出10位教育功臣,普陀区教育学院教师叶佩玉榜上有名。“上海市教育功臣”是市政府为表彰在教育系统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设的荣誉称号,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创造、创新,作出卓越贡献,并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在职在岗人员中遴选产生。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
“上海市教育功臣”叶佩玉老师风采
叶佩玉是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是全球第一位获得英特尔杰出教学奖的华人教师。200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以其个人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她从化学教学入手,着力引导学生由对科学的“兴趣”发展为“志趣”,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学人才。
在浩瀚的宇宙,有一颗以中国教师命名的小行星,用于表彰她赋予传统的化学教育星空般夺目的光彩,它的名字叫“叶佩玉”。
叶佩玉说,“我教学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会做更多的难题,而在于让他们能在化学的‘王国’中自由翱翔。”所以,她想方设法把化学课堂搬到工厂、研究所,引导学生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她硬着头皮、一次次敲响素不相识的科学家的大门,杨福家、杨雄里等科学家就这样走进了中学的课堂。
孙荣乾区长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