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德育室参与起草的我区2009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普陀区少先队2009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09年普陀区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团的十六大和上海市第十三次团代会的总体部署,坚持“儿童为本、道德为先、队建为基、实践体验为途径、发展为重”的工作理念,引领全区广大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凝心聚力,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需求,服务素质教育,推进少先队事业新发展。
一、抓住重要契机,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深化“雏鹰世博文明行动”。 巩固和扩大全区少年儿童“雏鹰世博文明行动”第一阶段的可喜成果,深入推进第二阶段“小手牵大手,共养好习惯”和第三阶段“小手牵大手,礼仪迎宾客”的活动。围绕“环境整治、文明礼貌、志愿服务”为主线,重点设计开展“手绘世博”工地画创作、“奉献世博”志愿者服务、“创意世博”宣传道具征集、“唱响世博”才艺展示等活动项目,引导全区少先队员、儿童团员落实“五劝”行动倡议,和大人一起遵守文明公约、树立公共意识、践行公共道德、规范公共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世博文明行动的参与者、示范者、带动者,争夺“雏鹰世博文明章”,争当礼仪好好少年、礼仪好儿童。
2、开展“红领巾与新中国”主题活动。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和建队60周年,引导少先队员、儿童团员以“雏鹰假日小队”为载体,通过观察、调查、摄影、寻访等形式,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少先队发展壮大的历史足迹,对比今昔、寻找变化、感悟幸福,不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通过举办演讲、征文、dv拍摄、红领巾社团等活动,抒发全市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对祖国和少先队的热爱。下半年举行区“红领巾社团节”,集中展示这一主题。
3、深化“手拉手”关爱地震灾区小伙伴活动。结合地震灾区少年儿童的现实需要,继续开展“手拉手、一本书、传友情”活动,重点做好少先队员与灾区小伙伴的结对通信活动,为灾区小伙伴送去友情和关爱。
根据“就近就便、重在实效”、“关注精神需求”、“拓宽活动外延”的原则,引导队员和身边的留守少年儿童、暂时面临一定生活困难的少年儿童、残疾少年儿童等群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手拉手”活动,引导队员们在队组织中携手快乐共成长。
二、落实“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 工作要求,构建少先队工作长效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保障
1、进一步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对照《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加大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力度。在首创少先队专项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学校少先队专项督导,进一步落实“三个纳入”的精神,。
2、进一步发挥《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在基层少先队活动开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认真落实全国少工委《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和《2008年—2010年全国少先队工作者培训规划》,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训、干训范畴。秉着“分层培养,提升全体”的宗旨,积极探索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模式,从培训、培养、科研等各方面多管齐下,积极锤炼一支有生命力、有梯队性的辅导员队伍。进一步抓好《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培训,开设“名师讲坛”和“辅导论坛”,加强对面上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开展新老辅导员结对活动、骨干辅导员名师带教工作。
3、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扶持少先队的社会氛围。扩大“红领行动”的社会影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充分发挥团干部、职业青年、青年学生关心、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充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关爱少年儿童的各项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倡导“无论白领、蓝领或金领,关爱孩子就是红领”的理念,提升少先队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工作探索,推进少先队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
1、推进初中少先队工作新突破。以专题调研、政策性文件出台、中学少先队工作现场推进会、中学专场社团文化节为举措,总结全区中学少先队工作的典型经验,在中学少先队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中学少先队组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推进社区少工委建设新突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区少工委建设的“三进”工作模式,即“组织建设进社区、辅导力量进社区、自主活动进社区”,推动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区少工委的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选拔优秀志愿辅导员到社区,推进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全面活跃。推进社区团工委积极履行“全团带队”的职责,建立健全社区少先队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支持并指导社区少工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3、推进“雏鹰争章”活动新发展。巩固“雏鹰争章”活动在基层学校少先队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推动“雏鹰争章”活动和上海“二期改革”紧密结合,用好《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发挥“雏鹰奖章”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在区级综合实践课程中,纳入奖章要求。结合学农实践活动和迎世博活动,开发区级 “学农实践章”、“雏鹰世博文明行动”奖章,制定争章达标方案,使雏鹰争章活动覆盖到区级实践课程,并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校本特色章系列,积极将争章活动列入拓展型课程范围。
4、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少先队信息化建设。拓展全区少先队宣传、管理、培训的新空间。继续发挥 “领巾飞扬”普陀区少先队工作平台、区少先队工作简讯等队建阵地作用。着力网络载体的创新与突破。开辟网络队建阵地,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加强各级少先队网站和各校少先队网站建设,增强鲜活性、可读性,在反映工作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少先队信息在官方网站和社会网站的可见度、刷新率,更好地通过网络手段宣传、反映少先队和少年儿童的有关情况。与教育学院信息部门合作研发少先队网络教研平台。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手段,通过基础理论、专业能力、工作实务、专业拓展等栏目的开设,以bbs 讨论,自主学习、文件上传、交流互动、评价管理等形式,对全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举办数字培训,使网络成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支持平台。
5、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科研建设。积极架构三级科研网络,以武宁路小学《提高快乐指数,营造快乐生活》的国家级课题为龙头课题,以明山小学的市级课题和新杨中学、长征中心小学、陆家宅小学、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的区级课题研究为中心支撑,各大队部确立的本校的少先队工作重点研究项目为基础框架,使少先队的科研工作在普及中提高,深入研究少先队的和谐活动、和谐集体、和谐文化、和谐建设等重大课题。继续加强对现有少先队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汇编少先队工作经验集。
6、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深化“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活动,全面活跃基层少先队组织。继续推进以“创建快乐苗苗中队”、“创建快乐红领巾中队”、“创建快乐全自动中队”、“创建快乐团队一体化中队”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创建”主题活动,努力建设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队集体。以“快乐辅导”为重点,突出中队辅导员和队员在中队集体中的快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