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上午,培训中心召开202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学期重点工作部署、部门协同联动及工作效能提升展开深入研讨,明确以“体系化、数字化、精准化”为核心,构建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新生态,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刘友霞参加会议,会议由培训中心张杰主任主持。
会上,培训中心成员依次汇报本学期工作计划,涵盖常规培训、专项培训和特色培训等内容,突出“收官与规划并重、常规与创新结合”的特点。
干部培训:强化规范,提升实效。本学期干训计划推进“2025年新上岗干部培训班”“十四五第五期中青班”等重点项目,通过案例研讨、现场教学、行动学习等多元形式,提升干部教育管理能力。同时协助完成全国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示范网络培训班、校园长专项培训等5个专项班的组织实施,确保100%完成率。在成果转化方面,将汇编学员论文、案例至《普陀教育》杂志,并通过公众号扩大辐射效应。
教师培训:精准施策,覆盖全体。本学期师训将聚焦“十四五”学分收尾与“十五五”规划调研,确保教师100%满足学分要求。重点推进四大专项培训:教师专业进阶评审专项培训、AI赋能教育创新培训、特殊教育规范培训及科技辅导员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同时启动“十五五”师训课程资源研发,制定区域课程研发指南,为未来五年培训奠基。
为进一步完善“职初适应—青年提升—成熟引领”的全周期培养链,本学期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将聚焦课堂管理、家校沟通等核心问题,通过“三课实践”“微课题研究”等模块,提升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青年教师(2-10年)项目将完成阶段性调研与成果交流,形成调研报告,为后续成果汇编与推广奠定基础。763人才培养工程将重点开展第七轮第一阶段的团队展示和考核工作,通过调研、展示、评估闭环,推动团队建设。
刘友霞在总结中强调,新学期学院培训中心工作需紧扣“三个聚焦”。一是聚焦收官与规划:系统梳理“十四五”培训成果,高质量完成学分收尾、骨干团队考核等任务,同时调研制定“十五五”教师培训规划,确保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二是聚焦协同与创新:干训与师训团队需制定“常规+专项+特色”三类工作清单,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人,通过细化管理提升执行力;重点探索AI技术在培训评估、资源推送中的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三是聚焦质量与效能:强化培训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打造普陀培训品牌;严格经费使用规范,确保每一项支出“物有所值”,守住廉洁底线。
刘友霞进一步指出,部门工作需强化联动意识,要打破“干训与师训”“项目与常规”的壁垒,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培训格局,实现资源互通、效能倍增。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希望培训中心全体教职工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在各自岗位上做到“态度投入、思路清晰、能力提升、成果显著”,为普陀教育“适合教育”体系建设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