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师训办公室2010年工作计划表
整体思路:
圆满“收官”,筹划创新;强化管理,优化课程。
重点工作和目标:
1. 确保年底完成“十一五”培训。加强调研摸底,了解需求,攻克薄弱环节,至9月基本完成,年底全面完成。
2. 继续探索区域课程建设的新思路。进一步搞好“微型课程”开发,探索与高校及区域间合作开发课程,探索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项目成果课程化。
3.继续深化推进校本研修。深入基层,加强研讨、交流,依靠先行校及部分有特色学校,总结归纳实践课程的实施模式和基本规范。
4.重点落实好市教委、区教育局的几个重大培训项目。
具体工作项目(主要为上半年)
大类
|
项目
|
细目 / 要求
|
时间
|
负责
|
备注
|
总结与规划
|
“十一五”教师教育总结 |
全面总结“十一五”教师教育,提炼经验、巩固成绩、发扬亮点、找出不足。 |
9—12月 |
黄 |
|
“十一五”教师教育初步规划 |
深入学校,听取意见,了解需求,根据“十一五”经验,设计初步规划供教育局参考 |
9—12月 |
黄 |
|
|
基础性知识课程
|
区级一般课程 |
u 实行培训课程寒暑假、双休日授课,缓解教师工学矛盾。 u 开设4——6轮240培训课程(含微型课程)。重点开设师德类和短课程。 u 做好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工作。 |
1--12月
|
赵黄侯
|
为部分特殊情况的学校提供上门培训。
|
市、区级专项培训 |
u 新上岗班主任班(09级、10级) u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09级、10级) u 新教师培训班(09级、10级) u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u 都江堰骨干教师培训 u 宁夏来沪教师培训(5批) u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制定区域管理制度; 实行主讲教师研讨备课制; 完成43个班级培训。 u 教师礼仪培训(市) u 其他 |
3——11月 3—12月
|
孙
赵
赵 黄
孙
|
与各部门合作
根据市安排组织一定比例教师参加中级考试 |
|
课程建设和探索 |
u 探索工作室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研修课程的机制和方法,制定相应规范和模式。 u “十一五”优秀教师培训课程评选。 u 研究“十二五”课程框架,形成初步思路 |
3—9月
9—12月
5—12月
|
黄 赵
孙
|
|
|
“十一五”培训结束工作 |
u 再次对各校进行“十一五”培训完成情况调查汇总。 u 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对部分完成较差的单位和教师提供帮助。 |
4月
2—12月 |
赵 宋
黄
|
|
|
基础性实践课程
|
实践课程面上推进 |
u 专管员论文评选 u 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现状,发现问题,指导改进,发现典型,总结经验。 u 适时召开全区实践课程经验交流会。 |
3月 3—12月 |
赵 黄 孙
|
|
先行校工作 |
u 以研修过程和模式为重点,并通过论坛、考察交流等形式,组织先行校总结经验,形成特色,使校本研修走向常态化、可持续。 |
3—12月 |
黄
|
|
|
经验交流推广 |
u 通过与外区、外地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吸取别人长处,优化自身经验。 |
|
黄
|
|
|
发展性课程 |
高级教师研修 |
u 继续办好第三届高级研修班培训。以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改善组织方式,提高效益。 |
2—9月 |
孙
|
|
高级教师自修科目学分申报 |
u 完成第三次高级教师自修科目的学分申报、认定、登分,以及其他教师外出培训学分认定。 |
7—9月 |
赵
|
|
|
区教师指导团队的辅助管理 |
u 新一轮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师训管理及其它服务工作。 u 完成教师指导团队的师训学分申报、认定。 |
1—12月 |
黄
侯
|
根据管理办安排 |
|
本院教师的研修活动 |
管理和学分 |
u 进行第三次学分申报和登分,并及时公布。 u 研究设计“十二五”期间院内教师培训规划 |
9月
11月 |
赵
侯
黄
|
|
档案管理 |
u 完善档案,一人一档 |
|
宋
|
|
|
组室工作及教务工作 |
师训服务 |
u 以管理效率和培训质量为重点,完善教务工作和教学工作标准,整理完善档案,统计数据,做好服务工作。 |
|
全体
|
|
教务常规 |
u 各类培训班的教务常规工作 u 整理统计“十一五”培训数据 u “十一五”期间学费报销 |
|
赵 宋
侯
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