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五届文明创建 >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绩效优先 > 发展战略 > 办学思想 > 正文
普陀区教育学院功能定位

树立现代办学理念     服务全局发展自我

                                  ——普陀区教育学院功能定位

普陀区教育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学院创建于1959年,时名“普陀区教工红专学院”;19612月迁址长寿路990号;1977年迁址东新路123号,改名为“普陀区教师红专学院”;1979年更名为“普陀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5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普陀区教育学院”(19845月经教育部备案)。19848月增设师范部至19928月停办。20031月迁址岚皋路75号。

 

图示:“普陀教育学院信息网”首页

历经近50年的传承与积淀,学院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2003年以来,举办各类干部培训、教师培训、教研科研教学班就达共293个,21340人次,同时举办了大量的各类专业研究、研讨活动,成为本地区的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基地和中心。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先进集体、“普陀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普陀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普陀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对学院明确定位:“加快建设以区教育学院为载体的普陀区现代教育改革专业支持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学院结合新的功能定位,明确提出要为本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四方面的服务:(1)为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2)为区教育局重大项目提供管理指导服务;(3)为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服务;(4)为构建区教育人力资源高地提供研训发展服务。围绕一个中心(功能定位),写好两篇文章(发展学院,服务全局),在提升自我中服务全局,又在服务全局中提升自我,实现学院自身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共赢的和谐局面。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参谋咨询服务

学院的专业人员扎根基地,通过专题调研、听课、校长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及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师教育、教师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诊断、咨询建议,为行政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仅近三年就达90项之多。区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绝大部分都被采纳,有些还以区教育局的正式文件下达。

2.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做好管理指导服务

围绕区教育局推进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项目,学院协调各业务部门设计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标准,履行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落实度,参与过程管理并加强总结。如2007年,区教育局继续推出为期两年的“双名”工程,学院立即着手制订了工作室组建方案及带教合同、评估方案,并组织开展了阶段工作的全面评估,促进了该项目的有效实施。

3.紧紧围绕二期课改,做好技术支持服务

学院积极主动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课程技术,围绕“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引领校本研修,辅导教育科研,开展质量监控与学业评价,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实效。如中小学教研室逐步形成的“横到边纵到底”教研模式,大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的完善,小到教材章节的教学要求全面落实,保证了新课程实施的平稳起步、逐渐深化。

4.加强干部教师教育,做好研训发展服务

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开发培训课程、创建资源平台、探索培训新模式等方式,促进研训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十五”期间,学院投入15万元专款,集全区之力开发“十五”培训课程和教材,精选出44门作为普陀区“十五”继续教育丛书。近两年又基本完成了“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课程46门,包括7门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