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载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五届文明创建 >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 文化设施 > 宣传载体 > 正文
普陀教育报2009年工作总结与2010年工作思路

 

努力营造舆论氛围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

----《普陀教育报》2009年工作回顾和2010年工作设想

 

                                                         一、2009年工作总结

普陀教育报》在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通讯员的鼎立帮助下,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区教育党工委与教育局的工作思路,及时、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局党政的工作部署,圆满地完成了2009年宣传报道任务。

《普陀教育报》2009年出版38期,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一是成功地实现了彩印;二是扩大了受众面,进入千家万户;三是切实提高了宣传报道质量,以“打造‘圈链点’、做强‘西北部’”系列报道为特色,宣传教育教学成效;四是以院庆50周年宣传报道系列化为特色,强化了学院辐射功能;五是召开了通讯员座谈会。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调研报告   奠定改版基础

2009年年初,编辑部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普陀教育报》以往的稿件,感到报道侧重点在于动态信息上,缺乏深度报道,需要改进。为此,编辑部进行了问卷调查。《普陀教育报》共四版,头版为要闻版、二版为教与学版、三版为副刊版、四版为综合版。要闻版,主要报道区级层面教育教学动态和基层的重要活动。教与学版,报道教学工作、校本研修、教研组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副刊版,主要反映师生文化生活。综合版,以报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为主。反馈表明:《普陀教育报》内容最吸引读者的是两点:信息量大、本区教育新闻多。读者最喜欢阅读的版面是要闻版、教与学版。编辑部由此分析,报纸是拥有不少读者的,这是办报的基础与动力。读者最喜欢阅读的版面,是报纸的重点版面,这两个版面与后面两个版面的互动,可以形成整体效应;做好新闻策划,一些深度报道和热点追踪可以出现在三、四版上。编辑部在调研的基础上,三易其稿,给教育局提交了《改进编辑工作 增强宣传效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由“一、报纸定位,二、现状分析,三、改进措施”等部分组成。调研报告体现了“细致的调查、合理的分析和可行的建议”特色,受到有关领导好评,许多建议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调研报告奠定了《普陀教育报》改版的基础。

(二)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业务能力

编辑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维方式上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在掌握信息上变眼观局部为眼观全局。编辑增强新闻敏感性,重点抓“两头”(决策层面、基层学校),做好重要新闻的策划,力争报道有深度。每周一召开编务会议、确定本周报道要点;室主任及时协调各版面主要内容,并把内容上报分管院长。编辑加大了与局、院各业务科室联系,得到了教育局及学院相关科室给予的指导与支持。

(三)实现彩色版面   受到读者喜爱

《普陀教育报》创办以来,一直是黑白印刷。为适应教改需要,满足读者需求,根据报道内容,编辑实行彩色排版,突出重点。20093月,编辑部先在14版试行彩版,4月同时在34版试行。试行彩版,效果很好,我们便稳定了下来。一年多来,高清晰度的《普陀教育报》彩印报纸,受到广大读者肯定,称之为做到文质兼美。

(四)拓宽发行渠道   成功进入社区

以往印刷的1000份《普陀教育报》,除了在教育系统发行外,还向以下几方面读者赠阅:区四套班子和宣传部领导、各委办局、普陀教育基金成员和行风评议员。从20094月起,《普陀教育报》加印1000份,在宣传科的支持下,每周一早晨8点,《普陀教育报》送到全区9个街道镇宣传科,由此转发到各社区学校和居委会,向社会公众展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办学的成果。

(五)围绕重点工作 及时全面报道

2009年的《普陀教育报》主要报道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区教育党工委领导向市委学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进行了试点工作的专题汇报”给以及时报道。2、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对“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联合体成立”、“做强西北部推进会”、“ 9 12 《文汇报》在头版报道桃浦地区教育发展”等新闻在醒目的位置予以宣传。3、聚焦内涵,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推进学校德育建设,继续完善‘两纲’课内课外体系”、“展示我区教育工作经验的全国与市级会议”进行宣传。4、达标创优,高质量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顺利接受市教委对我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验收督导”等信息给以传播。5、职业教育。6、学习型社会建设。7、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对“以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为引领,推进骨干教师发展”的宣传力度。8、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对“2009英中校长论坛”、“筹建中英教育交流中心”、“川流五洲中英学生作品展示”、“宜川中学等学校在国际机器人竞赛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夺得冠亚军”、“曹杨二中与晋元中学分别召开多国校长论坛”等活动进行报道。9、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对“以迎世博为主线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普陀嘉定新一轮基础教育合作”、“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也迅速报道。10、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与区教育纪工委合作,对“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加大监督力度”等内容给予及时宣传。11、教育学院50周年庆典。

(六)连续深度报道   四个版面互动    

编辑部对重点工作,确立总的思路:头版以动态新闻为主,后面版面紧跟进行连续报道或深度报道。为有效报道,编辑部还及时开辟新栏目,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有效教学”、“减负”、“学校特色”、“热点报道”、“专稿”等。

报道力求计划性、及时性、系统性,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内涵丰富。如我区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普陀教育报》头版开辟“打造‘圈链点’ 做强‘西北部’”专栏,发表多篇桃浦地区“联合体”活动的报道,其他版面也相应刊登有关文章。头版出现“深化二期课改,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报道,二版及时报道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生成的新经验。为充分展示区基础教育50年来的成果,《普陀教育报》四个版面互为互动,对学院50周年院庆进行深度报道。上述的报道,“从营造氛围、活动报道和深度报道”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二、2010年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

        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丁向荣今年年初到《普陀教育报》调研指出,《普陀教育报》要精心策划,按照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办事,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时机与“度”;要认真研究读者的需求,精心选题、精心组织,各个版面要有个性特色,增强舆论的引导能力;要加强与通讯员联系,做好培训与表彰工作,建设好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为此,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唱响为发展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从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的奋进凯歌,紧紧围绕全区教育工作大局,培育精神、营造氛围、外树形象,为推动普陀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实现全年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力量、精神动力。

    (二)目标任务

2010年,我区教育工作以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普陀教育事业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我们要以此为工作主线,找准焦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凸显特点,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水平和绩效。编辑部要在提高宣传报道效果上下功夫、在加大宣传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在激发通讯员队伍写稿投稿积极性上想办法、在优化美化版面上动脑筋,不断提高办报水平,增强舆论导向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围绕区教育局开展的中心工作,宣传各阶段重点工作、重要措施,广泛报道来自基层的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宣传在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在教育工作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新途径。

2、突出重点,增强效果。编辑工作要有主动性、计划性和连续性。每学期编辑部依托通讯员组织12次主题宣传报道,要围绕区教育局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实施、重大制度调整等主题,同步策划制订详细可行的宣传方案,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声音、事后有跟踪”。

3、组建队伍,提高素质。编辑部希望各校和有关部门推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通讯员,以此为核心组建一支优秀通讯员队伍。编辑部将通过学习、培训,促使通讯员的写作、采访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通讯员之间形成你追我赶、惟恐落后、竞相写稿的良好局面。

4、调查研究,提高实效。根据宣传内容、受众特点,选取合适的宣传渠道,提高受众对宣传内容的接受性。如《普陀教育报》进入社区后,编辑到社区学院调查阅读情况,采纳了合理化建议,及时在四版开辟了“社区视窗”专栏,报道社区教育工作动态新闻。《普陀教育报》刊登社区的教育新闻,提高了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5、图文并茂,吸引读者。要充分运用图片语言,激活版面,通过图、文、线等版面要素的最佳组合,强化新闻表现力。给人以美感享受的“形式”,能激发阅读欲望,由此才能达到宣传效果。

6、提高质量,苦练内功。编辑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能力,深入基层采访,紧紧围绕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及时报道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创造的新经验、涌现的好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