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五届文明创建 >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 文化活动 > 主题活动 > 正文
普陀区教育学院建院50周联欢活动记事

 

 

主题活动:风雨兼程五十年   春华秋实话师缘

——普陀区教育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联欢活动

 

时间: 2009 11 13 日上午 9301330

地点:真光路1326

出席对象:普陀区教育学院全体在职、离退休职工

主持:瞿志军(院部)、缪亚南(教研室)

 

男:独立春秋五十载,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女:讵忆芳园桃李,念,峥嵘岁月,风华正茂;

男:曾记否,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女:曾记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男:曾记否,师道尊严,道阻且长?

女:曾记否,风雨兼程,师缘漫漫?

男: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述往昔的蹉跎与荣耀,

女:重怀前辈的信仰与执着,

男女:风雨兼程五十年   人间正道是师缘

男女:普陀区教育学院五十周年院庆——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普陀区教育学院院长杨杰致词。

杨杰致词

 

男:谢谢扬院长。19593月,在武宁路小学的一座办公楼里,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学院。只有六位老师,没有庞大机构,只有简单布置,没有专用的校舍。然而就是这个看似“过于简单”的学院,在普陀教育最困难的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普陀区教工红专学院”。

 

女:在历史艰巨的条件下,红专学院开设了第一个“暑期业务培训”班,开设了第一个进修班和短训班,为普陀区的教师培训解决了燃眉之急;组织了第一场全区教师参与的大规模教学改革活动,紧跟教育的要求。

 

男:1959年至1965年,红专学院忙碌的六年,全院干部和教职工异常努力,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师,把教师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同普陀区一起走过了师资匮乏的困难时期,把“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无私留给了后人。

 

女:三言两语,道不尽普陀人的感激之情;款款深情,诉不完对学院开拓者和奠基人的称颂,你们是我们永远赞颂的诗。

请听1诗朗诵《生活》朗诵者:成雅明

 

男:真是字字铿锵,字字凝神!老一辈的教育者意气奋发,慷慨激昂,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更行更远。

 

女:醉人的夜晚,爽朗的心儿,高原上亮丽的蓝,哨所旁纯净的白,诉说着老一辈的激情、坚韧和信仰。

请听2经典老歌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高原蓝》《小白杨》《北京的金山上》

表演者:徐寿昌、胡越、丁燕平、陈肖芬

 

男:老歌代表了一个时代,是一个我们不能忘却的时代,和着歌声勾连起回忆,那一幅幅忙碌培训的画面,那一个个严谨学习的身影,或隐或现,暖涌心间。红专学院初创时虽局促而简单,却处处弥漫着一种和谐——一种无私奉献的和谐,如同母亲对于儿女般的无私,让我们在舞蹈中重温这份无私。

请欣赏民族舞3《阿里山的妈妈》

表演者:徐政、李明华等

 

女:1966年,这是一个至今读来都有些“隐痛”的年代。那一年,红色风暴骤然席卷全国,从此“文革”二字触目惊心,到处是盲目,到处是茫然,到处是停滞。

 

男:668月,红专学院党政领导机构被迫停止工作,革命委员会进驻红专学院,文革前的所有教材作废,所有的学习都重头开始,向工人、向农民学习。

 

女: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原红专学院的教材组编写老师,结合工农实践,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应时而变。短期实训 老师,还带领学员们到农村去学习使用拖拉机、电动机、柴油机和水泵,到工厂去熟悉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生产流程,组织学员们听贫下中农和工人师傅的报告。

 

男:历史的曲折并没有改变教育者的执著和信仰,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虽口不能言,但心相通,每个人心中都明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职责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恪守自己的志向,不改其志。

请欣赏独舞4《唱支山歌给党听》

表演者:郑中川

 

女:明月表我心,明月寄真情,让皎洁月光作我坚定信仰的明证。

请听 5二胡独奏《明月千里寄相思》、《别亦难》

表演者:李金勇

 

男:请出我们的 陶霞 老师,让我们举起双手,一起唱响幸福拍手歌。

6陶霞组织游戏。

领导抽奖1

 

男:改革的春风吹遍南北,1977年学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女:短短十年间,上下大巨变。学院恢复了独立建制,引进了大量的人才,增设部门与组室,扩大了业务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 这十年是学院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到机构健全、功能完善的发展过程,虽任重道远,但精神振奋,作出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男:剧烈的变革,不胜枚举。1977年—1983年,期间三易其名。1977年,学院恢复独立建制,迁址东新路123号,更名为“普陀区教师红专学院”;1979年,学院更名为“普陀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普陀区教育学院”。

女: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进步。

请欣赏改编剧目7Q版宝玉挨打》

表演者:汪瑾华、傅继芳、陈惠珍、印兰、祁敏、徐炜蓉   编剧:祁敏

 

女:“普陀区教育学院”一个响亮的名字印在了普陀人民的心里,印在了普陀教师的心中。“服务、求实、协作、进取”八字院风,为每个教院工作者谨记,成为我们工作的风向标。

 

男:这是值得纪念的时期,在严谨而忙碌的工作中快步发展。一个个工作部门相继成立。电教站、干训部、科研室、德育室、教情中心,部门机构的逐步完善,带动学院更迅速高效的发展。

 

女:一股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像一首首动听的歌,不断愉悦着心灵,提升着精神。

请听 8流行歌曲联唱《两只小山羊》《两只蝴蝶》《两只老虎》

表演者:赵群、王萍、孙佩琴、张小皖

 

女:时代在前进,人才在发展。历史洪流中涌现了一大批对自身严格要求,亟待提高的教师,学院进修部开设了多个大专班和脱产班来满足教师们的需求,为普陀教师学历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男:不能忘却历时8年的中等师范教育。我们向全区小学输送六届768名中师毕业生,为我们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小学教育人才,夯实了普陀小学教育的基础。

 

女:用热情的舞蹈感谢曾辛勤培育的教师,感谢她们在普陀教育发展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请欣赏 9排舞《5678

表演者:张玉华、郁琼蕊、任书堂等

 

男:一曲舞毕,激情四射。

女:是的,我们更不能忘记在改革初期的教学领域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规范指导、加强“双基”、注重研究。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男:曾记得,一座座金光闪闪的科研奖杯在我们这里安了家;曾记得,一套套卓有成效的教学经验从我们这里流向四面八方。改革初期,是教育的重建,是学院的发展,是普陀的稳健。

女:江南丝竹,婉转悠扬,倾诉着辉煌与梦想。

请听10戏曲联唱:《金丝鸟》《桑园访妻》《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表演者:赵群、王萍、孙佩琴、张小皖

 

男:这次 陶霞 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游戏是“二人三足”比赛。

11游戏2“二人三足”比赛

领导抽奖2

 

男:1989——1998是普陀区教育学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10年。这个时期正值上海市一期课改试验和推进期,也是上海市政府签署《中小学教师进修条例》,教师继续教育开始进入规范发展期。在“服务、求实、协作、进取”八字院风的基础上,教育学院确立了“六个中心”功能,即教育学院应当成为普陀教育的教研、科研、德研、师干训、教育情报和信息技术教育中心。让我们用赞美的诗歌颂他们。

12请听诗朗诵《甘为绿叶的教坛之星》

表演者:郁琼蕊

 

女:普陀区教育学院为基础教育的服务已经不是建院初期那样只限于师训和教研两个领域,80年代建立起来的各个部门开始形成了各自工作的模式和体系。整个普陀区教育学院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男: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提高服务,需要每个教院人的辛劳付出。听,他们正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

13请听情歌对唱《今夜无眠》

表演者:陈非、高旺蓉

 

女:1988年,教育学院着手一期课改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推进了一期课改的顺利实施,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实验中取得不俗成效,为二期课改打下扎实基础。

 

男:于此同时更个部门也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师训部门的功能转移、干部培训制度的完善、德育工作的更开放、电教站的不断探索、科研室的科研规范、教育情报中心的建立,一系列的部门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准确定位,为全区教师作出更多更好的服务。

 

男:让我们用最美丽的语言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意。

14请欣赏诗朗诵《五十年的励精图治 五十年的春华秋实》

表演者:德育室全体教师

 

女:再次请出 陶霞 老师。

15游戏3:放炮竹

领导抽奖3

 

女:1999年至2008年,教育学院迈入了“持续发展期”,二期课改在全市中小幼学校全面铺开,而教师继续教育也经历了两个具有突破和发展特征的五年计划。

 

男:经过40年的发展,院领导对学院的定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普陀区教育学院要成为全区教育改革的专业支持中心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要求,明确了学院发展的任务,逐步厘清了教育局与教育学院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探索建立了分工合作的工作关系。

 

女:持续发展靠的是激情,靠的是力量!

16请欣赏力与美结合的踢踏舞《绿光》

表演者:赵群、邱明德等

 

男:持续发展更靠的是智慧和经验。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老教师的经验与智慧让我们发展得更持久、更稳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7、请看老年时装队的精彩表演

表演者:吴铭华、丁燕平等

18、请欣赏女声表演唱:《大海啊,故乡》

表演者:吴燕玉、董莉莉等

19、请欣赏女声合唱《夕阳红》

表演者:吴幕莲、陈肖芬等

 

女:20083月,普陀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成立了。19位专家顾问、13位特级教师、47位学科带头人、120位高级指导教师,还有教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共同担起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男:举杯吧,朋友,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候,先为学院祝寿,再送世纪远走;举杯吧,朋友,在这全院欢庆的时候,五十年的陈酿,让每个人醉在心头。

20、请欣赏男声独唱《举杯吧,朋友》

表演者:李家栋

 

男:五十个春秋步步踏过,

女:五十个足迹处处坚深!

男:教院,普陀教育的窗口!

女:教院,普陀教育的未来!

男女合:祝福你,更行更远!

男:普陀区教育学院五十周年院庆,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