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要点
作者:德育室    发稿日期:2025年09月10日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根本遵循,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普陀区“适合教育”核心理念,不断深化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大-普陀区)成效,围绕 “谋全局、融资源、强支持、广辐射”总体思路,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科研等核心领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提质增效,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筑牢“预防-干预-服务”全链条保障

1.常态化服务与危机防控。持续运营24小时学生心理热线与周六面询服务,编写心育指导“服务包”,启动学校重性心理疾病学生“排摸-建档-回访”全流程管理。

2.测评与科学指导。组织中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提升风险预警精准度。

3.医教协同与活动融合。开展2025年度普陀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同步开展特色项目征集展示、心理健康校园行、世界卫生宣传日等活动;联合区精卫中心落实“医生月坐诊”制度。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组织片区(集团)开展心理健康基础型课程集中备课,推动跨学段课程一体化设计;开展心理课堂深度评价。

 

(二)家庭教育:构建“宣传-资源-科研”一体化体系

1.常态推进“润心学堂”项目。完成20期家长/学生指导内容,同步跟踪阅读数据与反馈。持续开展“普陀馨家园”家长沙龙:举办4期月末活动,搭建家长交流与学习平台。

2.开展第六轮普陀区家庭教育指导微课征集工作,充实区域家教微课资源库。

3.开展学校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调查,形成问题清单并针对性指导学校完善制度。

4.做好家庭教育科研工作。完成2025年市级家教课题结题材料提交与评审配合工作;开展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经典经验案例征集活动。

 

(三)德育队伍建设:聚焦“制度-培训-展示”三维提升

1.制度完善与顶层设计。出台《普陀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指导意见》。

2.分层培训与专业成长。实施班主任“阶梯式培养”计划,举办区“新上岗班主任规范化培训”“种子班主任”“班主任高研班”等研训班。完善班主任资源建设。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督导培训。加强“普陀763家庭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六位一体”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模式。指导学校规范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推进。

3.活动搭建与风采展示。举办普陀区第三届班主任节,同步完成区第七届班主任育德能力展示交流活动。

4.团队赋能与协同发展。开展各类“普陀763育德团队”展示交流活动。

 

(四)德育科研:推动“结题-转化-推广”深度落地

1.重点课题攻坚。完成区教育科研重大项目“适合教育理念下区域德育模式变革”结题工作。开展德尚系列项目结项验收与新一轮申报。参与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以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实践教学基地(区级)为载体,开展馆校合作,共同打造“实景课堂”,不断优化“普陀大学堂”校外实践教育资源布局。

2.专项研究推进。组织幼儿德育专项中期汇报展示。推进少先队市级项目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中期报告与成果展示交流。完成市级课题《中小学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伦理实施的实证研究》结题展示交流工作。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定期召开季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调度会、德育工作专题会,统筹推进各项任务;建立“责任到人、进度到周”的工作台账,确保任务落地。

2.资源保障。落实市、区德育转移支付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专项预算,保障活动开展、培训、资源建设等经费需求。

3.协同保障。深化“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加强与区卫健委(精卫中心)、街道镇、社区的联动,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 来源:德育室

  ■ 审核: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