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陀区“高质量教育科研活动设计”征文
评选活动通知
各学校: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为了交流、分享区域和学校以科研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以科研活动激发科研活力,现举办2025年普陀区“高质量教育科研活动设计”征文评选活动,欢迎广大校(园)长、中层干部、教师;区专(兼)职科研员踊跃参加。
一、活动背景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提出“要创新科研范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海教育科研提出要以高质量教育科研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普教科研实践经验证明,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深化对高质量教育科研活动设计与研究,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与组织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活动,旨在让更多教师有效地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担当主角,成为典型问题的发现者、问题解决的实践者、鲜活个案的创造者。
二、主题诠释
㈠教育科研活动内涵与外延
教育科研活动泛指在学校(区域)范围内,为解决在科研、德育、课程、教学、队伍、技术、管理等诸方面问题,组织设计以教师为主体参与的适度规模的研究活动,采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收集和分析信息,观察现象、剖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投入实践(改进),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助力发展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育科研活动可以是课题(项目)组在推进研究过程中开展的研修活动,或是学校及其业务部门组织教师开展的研修活动,或是区专(兼)职科研员带领学段(团队)开展的研修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课题研究活动、研课磨课活动、观课评课活动、干部教师培训、调查研究活动、展示交流活动、沙龙论坛活动、成果传播活动、成果应用研讨、蹲点指导活动等。
活动须经历实做,活动方式可线下或线上,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
㈡教育科研活动高质量表征
教育科研活动的高质量体现在:问题的准度、设计的精度、过程的深度、活动的效度、参与的广度五个方面。
⒈问题的准度。瞄准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学校(区域)某一发展阶段中的关键或突出问题。
⒉设计的精度。指向问题解决,精细化设计科研活动,主题、目的、内容、流程、方法、工具等清晰严谨,可操作性强。
⒊过程的深度。科研活动经历实做。全面反映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的活动内容及阶段成果(反思),环环相扣,连环跟进,研究思路方法在活动中的运用科学得当,促进了科研活动的深度。
⒋活动的效度。从问题解决、教师反馈、经验成果等方面反映活动效度。
⒌参与的广度。在强调“问题的准度、设计的精度、过程的深度、活动的效度”基础上,根据实际兼顾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
三、行文要求
㈠行文内容
⒈科研活动主题须鲜明直接。譬如:论教育案例撰写“三环五步”、记学校某主题学术节活动、“教学一得”活动、我与教师“说课题”等。
⒉科研活动目的须靶向问题。问题应具体明确,且与活动意图关系紧密。问题表述要清晰深入。
⒊科研活动内容须讲清说透。内容要聚焦问题,根据教师基础、特点、需求,内容反映活动的精细化组织与实施,指向问题解决。
⒋科研活动流程须环环相扣。科研思路、方法综合体现在活动组织和实施流程中,步骤清晰、前后关联、反思改进。
⒌科研活动方法须科学合理。突出科研思路(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合理应用。体现科研思路(方法)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⒍科研活动成效须客观达人。活动成效的反映要避免倾向个人主观评判;教育科研活动的成效指向助力教师科研成长。
㈡体裁字数
以案例、叙事为主,篇幅一般3000字以上,未在报刊杂志中公开发表。征文不包括纯理论探讨、文献综述、课题研究报告等类型的稿件。
㈢学术规范
必要的引用材料(包括网络文字)务必在参考文献中注明,不得抄袭。
四、投稿要求
(一)申报材料
1.征文WORD版。文件名统一命名方式:篇名-单位-作者
2.普陀区教科研成果申报诚信承诺书(打印-签名-转化为PDF)
3.成果查重报告;成果AIGC检测报告
4.学校申报材料汇总表EXCEL版。
(二)上报要求
请学校科研负责人认真审查,对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进行汇总(只需提交电子稿),择优推荐上报(不接受个人申报)。每校申报总数一般1至2篇。上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
五、推选设奖
征文设等第奖若干,颁发区获奖证书。
附件:
1.普陀区教科研成果申报诚信承诺书
2.申报材料汇总表
区科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