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推进普陀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近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举行了课程资源建设推进研讨会。
“我AI普陀”小学、初中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组举行推进研讨会
2025年3月3日上午,普陀区“我AI普陀”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资源推进集体研讨会在普陀区教育学院504会议室举行,会议旨在深化普陀区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资源建设,面向全区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全体小学、初中、高中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相关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教研员王世达主持。
首先,王世达梳理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时间进度,要求教师对标对表,对照当前课程资源的已有材料和欠缺部分,并进一步细化后续工作分工与内容落实,涵盖教学基本要求、单元和课时教学设计、微课、示范课例实录等资源。
随后,各学段组的教师们分别就课程设计的单元内容构思、课时具体设计、知识点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并围绕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王世达从各学段难度定位和知识逻辑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调整建议,同时强调课程设计要强化逻辑的连续性、内容的开放性和风格的统一性,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最后,王世达再次强调以《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为指导,强化课程内容的特色性与普适性,加快优化不同学段的分层螺旋式设计,有条不紊地推进课程资源建设的设计开发与迭代完善。
高中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组召开推进研讨会
2025年2月24日上午,“我AI普陀”高中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推进研讨会在普陀区教育学院举行,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高中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小组成员参加研讨,会议由高中教研员沈红霞主持。
会议伊始,沈红霞回顾了上学期的资源建设情况,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与会教师认真学习了各区的初中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与经验、线上DeepSeek系列专题报告,并展开了讨论。
在工作交流环节,各位老师就各自承担的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对各单元的单元情境、学习目标、重要概念,以及在前期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等作了深入讨论。会议还对本学期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的工作进度和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交流,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针对后期资源建设,沈红霞提出以下建议:教师应主动学习并持续更新技术知识;课程结构应融入“适合教育”理念,遵循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原则;资源形式应注重学生体验、感悟与实践,直观展示原理;课程内容需涵盖AI核心概念,包括数据、算法、算力,同时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课程建构应体现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两场研讨会既推动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促进了教学创新的交流,为普陀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建设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