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研资源 > 正文
教学设计-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方言《节日的大轮船》
作者: 普陀区教育学院    发稿日期:2020年09月08日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

书画版教材第一册《有趣的形状》、第二册《方形世界》单元设置为基本形组合、表现与运用打下了美术基本元素学习的基本功。《小小汽车城》为情境表达主题画又为美术情意要素学习打下基础。本单元《海上使者》是书画版第三册教材,主要以“船”为题材,通过观察,运用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船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发挥情意要素进行小组主题创作。本单元设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第五册《海底探秘》的主题创作画起到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

l  学生心理特点及能力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鲜艳事物有兴趣。虽然已通过一学年的美术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及造型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需根据低年段年龄特征,通过学中玩、玩中学的方式,隐形渗透美术技能,显性凸显人文品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l  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剪贴的画》《站立的纸玩具》《流动的汽车旅馆》中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和概括物体的基本结构的能力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折、剪、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下学习本课,进一步掌握上下折的折纸技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轮船基本结构和船舱特点。

                       2、学会用折纸技法表现多层船舱。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比较,探究大轮船的船舱结构及特点。

                       2、探究尝试,用折纸方法制作多层船舱。

                       3、综合表现节日的大轮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感受“一带一路”文化中的美好生活,争做和平小使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受综合媒材的运用,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

3、小组合作学习,增加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综合运用表现节日的大轮船

难点:运用上下折的方法,表现船舱的层次。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教学技术:课件、实物投影纸帆船、水彩笔国旗粘纸

学习资源:纸帆船水彩笔、彩泥烟花、各国国旗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欣赏各种各样的船

一、  引入

1、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带领船队,乘着大帆船,把中国的文明带向了世界,这也为习爷爷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下了基础。

2、  而现在,我们出海远航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大轮船。

(板书:大轮船)

二、  思考与尝试:

1、  欣赏视频,感受大轮船的造型美。

2、  了解大轮船的主要结构:船身、船舱。

3、  观察船舱结构特征——有层次。

4、  观察船舱外形:下宽上窄。

4超级变变变:比较帆船和轮船结构区别,变船帆为船舱

板书:折一折 船舱  

5、尝试练习。

 学生看示意图尝试练习

 展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示范。

板书:    下折(宽)      上折(窄)

、作业内容与要求

1展示范作,创设一带一路情境,学生交流相关知识。

(一带一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2、做和平小使者,综合媒材运用,折船舱,装饰船身。

作业一

变身和平小使者,折船舱,装饰船身。(贴国旗,加船号,点线面装饰)

3、播放视频,创设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节日氛围,引出课题。

补完课题:节日的

4小组合作,排列船队,粘贴烟花,庆祝节日。

作业二

小组合作,组合船队驶向大海。(有队形、有层次)

粘贴烟花,烘托节日气氛。(有大有小、高低错落)

四、展示与交流: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展示作品。

2、学生欣赏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

五、欣赏与拓展:

出示图片,欣赏拓展。

 

板书设计

 

                       节日的大轮船

                                                                   下折(宽)

折一折 船舱  

                                                                   上折(窄)

 

 

 

 

 

 

 

 

 

 

 

 

 

 

 

 

教学设计说明

一、低年级美术教学注重德育渗透,隐性学习技能,显性凸显人文。

       本课是二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征,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渗透德育,把美育和德育想整合,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本单元《海上使者》,就以“和平使者”为德育的切入点,教学《节日大轮船》船舱的折纸技能——上下折。教学“上下折”这一技能时,去除了“山、谷”线的概念,转化成二年级学生能理解的“上下折”形象语言,技能是隐性的穿插在教学中,而德育渗透,人文理念却是显性的。所以本课抓住了“和平使者”这一契机,引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思想贯穿“教学引入”“探究制作”“展示评价”“拓展小结”各个环节中,显性表达“和平、发展”的人文思想。

 

二、低年级美术教学注重创设情境,乐中学,学中乐。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的范畴中。对有趣的情境,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抓住他们的目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重要。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导入”环节就创设了“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去“欣赏”并为下阶段的“探究”“制作”“合作”“评价”环节打下“情趣”基础。在教学设计的中间环节,又一次的“一带一路”的情境创设,引出“节日”的气氛,也把“合作”“ 展示”环节带入高潮。最后“评价”环节,孩子们身临其境觉得自己是情境中的主角——“和平”小使者,乘着大轮船把“和平、发展、繁荣”带给全世界。通过教学,学生们觉得学就是玩,通过玩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最终凸显了美术素养中的情意要素,乐中学学中乐。

 

三、低年级美术教学注重多种美术媒材运用,提升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二年级学生因年龄特点心理特质,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除了平面的绘画以外,他们更趋向于运用多元化媒材、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材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现今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也从单一架上绘画发展为综合材料、综合媒介等多元化表现形式。所以本课的设计,以《海上使者》单元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拆分、再造、组合。在学生已有的折纸技能上进一步提升,结合德育人文,运用综合媒材——纸、彩泥、贴纸、水笔,综合表现《节日的大轮船》。这样打破了单纯的平面绘画,学生们即动手又动脑,作品更立体生动,从而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