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六届文明创建 > 内涵发展持续,办学绩效显著 > 教师队伍 > 教师专业发展 > 正文
教育学院“十二五”规划(队伍建设)

 

教育学院“十二.五”规划(队伍建设)
……
(四)加强针对性的专业队伍建设
1 、加强学院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实行专业人员的准入制和流动制、学术成果奖励制度,提高学历层次激励制度、市级区级重大活动或项目申报论证制度等,营造专业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院设立专项基金,帮助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等,吸纳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申请的国家级、市级课题,为学院的发展积蓄专业人才后备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投入足额专项经费,以超常规的工作思路,通过重点引进、团队引进和柔性引进的模式,发展急需的学科品牌教师和高级人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担任兼职教授,快速集聚人才。努力使学院成为后备干部的挂职基地,以吸引院外的优秀人才充实、优化学院队伍。
2 、管理和支持新一轮专业团队的建设。扩大专业团队的建设领域,进一步发展学科团队,组建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团队、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团队以及围绕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专业指导团队;探索追求实效的管理模式, 继续发挥学院专业部门的力量,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管理办公室”,施行统筹管理、学科组融合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自主管理的协同管理模 式,开展循序渐进的工作评估,提高团队建设的质量;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成果的转化,搭建各类展示、交流、辐射平台,开展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践,在“十二五”的师训课程中和教育实践中大范围内推广,实现两个同步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应与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同步”和“教师专业发展应与学生全面成长同步”
……
(六)完善绩效化的管理系统
1 、研发《学院绩效管理手册》。明晰学院绩效计划、绩效考评、绩效分析、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梳理学院发展、组织运作的各项标准,把握影响绩效质量的各类因素,并在研发过程中凝聚全体教职员工质量要求共识,实现学院整体绩效的最大化。
2 、实施目标管理。围绕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开展部门目标管理,明晰部门团队的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强化对目标达成情况的管理监控,加强对部门团队的整体效益的评估;实行科学的岗位目标管理,逐步明确“分类岗位职责和专业标准体系”,使每一位教职员工能依据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开展工作。
3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定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实行灵活的岗位任职制度,实现队伍的合理化流动;改善学院薪酬管理,建立与教职工绩效相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院绩效管理的深入。
(七)营造开放性的活力组织
1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要求,实施开放性评价。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对学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提高作为基本工作原则,建立教育服务质量基本指标及监测、反馈、优化系统,促进学院各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
2 、以提升学术品位为导向,实施开放性资源引进。吸引在专业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名教授加入学院的建设,以客座教师、导师等形式引进一批专业尖端人才,参与学院重大问题决策、品牌项目的建设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开设人文类、专业类的论坛、讲坛等活动,提升学院的品位。不断扩大与各级专业院校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引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对学院的整体发展提供建设性、开拓性的意见和建议。
3 、以实现共建双赢为目标,加大开放性合作。坚持对社区的开放,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展市内共建项目,争取国内的交流合作项目,开拓国际或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积极开展与外区、外省市及专业部门的交流合作。以科研课题、项目合作、实验基地等形式,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与嘉定教育学院共建工作,加强与专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吸引更多的专家了解和参与普陀教育;成立国际交流与拓展部,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力度,尝试引进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院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