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前教研 > 研训互动 > 正文
指导日,一场深度介入的教研
来源: 普陀区教育学院    作者:   发稿日期:2019年03月18日

 

《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教学研究,推进以个别化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加强专业指导。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为贯彻落实“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更为了基于实践角度不断思考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优化区域服务、指导成效,学前教研室就区域学前融合教育教研工作展开创新尝试。
从一次调研看教师真实需要
2018年年底,我们对区域学前融合教育现状作第一次调研。调研包括康复教育资料的查阅和教师问卷。根据对资料和问卷汇总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原区域学前融合教育指导方式与教师需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1.区域集中性教研以理论讲座为主,缺少实践操作的培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2.区域集中性教研无法应对学校个性需求,解决教师实际教学的困惑。共性与个性之间存在“断层”。3.组织观摩“看看别人的学校做的真好,却不知如何借鉴运用?”观摩与   运用之间存在“断层”。
创新做法,应对教师真实需要
2019年2月,学前教研室立足区域教师真实需要改变教研方式,采用“指导日”教研模式。即成立“学前融合教育教研共同体”和“学前融合教育指导团队”。由“指导团队”进入“共同体”,组织开展“指导日——联动教研”。
教研共同体:按照10街镇划分,组建学前融合教育教研共同体。
指导团队:学前教研员+骨干园长(兰溪路幼儿园、早教中心)+骨干教师(兰溪路幼儿园、早教中心),携手形成指导团队。
指导日教研:将联合体内的各园资源教师集合起来,指导团队深入其中,协同开展基于个性需求的“融合教育联动教研”。
2019年2月29日,学前教研室组织召开“指导日预备会”。教育局学前科科长徐丽丽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就“指导日工作定位”、“指导团队教研方式”作协商确立。并就教研室拟定的“幼儿园特殊幼儿个别化教育活动评价标准”“幼儿园特殊幼儿教育计划质量评价标准”听取修改意见。
    2019年3月14日,学前教研室周骏蔚老师带领“指导团队”进入梅川幼儿园,正式开启了基于需求的深度介入式“指导日教研”。查阅融合教育档案资料、观摩个别化教育活动、访谈资源教师和园长,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抓住“核心问题”,展开“指导式教研”。
全教会后,身为教研员的我们不断在思考如何提升教研品质?如何满足教师真实需要?学前融合教研做法的一点点改变,正是学前教研室根植于实践后的思考与尝试。我们为成为有实践能力的研究者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