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陀区“青马工程”少先队工作者培训班第八次培训
随着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要和复杂,少先队辅导员成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工作压力、角色冲突、职业倦怠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导致职场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2024年6月26日普陀区开展“心灵解压:少先队辅导员心理韧性提升研习”,帮助辅导员们提升心理韧性,缓解职场焦虑,从而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工作。
本次培训由第一小组管弄新村小学的李玥老师主持。
中盟EAP资深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经验萃取师于长慧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心灵上的解压,活动从一个“6句话中有一句话是假的”小游戏开始,于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组织“你有我没有”的游戏,通过游戏,组内老师们互相分享了自己有趣的经历,发现身边伙伴们的不一样。
通过“雨中人”这一投射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内心,雨、云和闪电等代表了最近当下的压力状况,伞、屋檐等能够抵挡雨的侵袭代表了用于抵挡压力的方案和资源,了解自身当下的压力状态。并通过观察西游记的一张剧照,感受到压力来源于目标、诱惑、外界的干扰、协作等,从西游记看自身,思考自身压力的来源,于老师提出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成长型思维、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来调节自身,从而了解压力和心理韧性。
接着,于老师从“你的情绪稳定吗?”和“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情绪”两个问题出发,讲解了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分享了战斗胜利的秘笈——觉察→接纳→管理。于老师介绍了如何应对常见的负面情绪:迷茫时阅读、焦虑时行动、烦躁时运动、愤怒时离开、抑郁时晒太阳,她鼓励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情绪。
经过短暂的休息与调整,于老师继续为大家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和悉心指点,以“你会骑自行车吗?”为题,分析问题解决,如何从问题中找到目标,紧接着在“一笔四线九点”和“沙漠奇案”的实际体验活动中感悟到突破限制、脑洞大开的重要性,从“问题思维”转化到“目标思维”,用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思维定势。除此之外,在于老师的组织下,8个小组都分享各自遇到学生危机事件时的应对措施的方法,最后于老师进行总结,给出了面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及处理技巧。
在拼图活动和过障碍活动中,于老师指出障碍其实在自己身上。在“棉花糖实验”中于老师提出怎么提升自控力,从我想要到我不要再到我要做。走进积极思维提升职场效能,于老师还指出“PERMA”理论,聚焦此时此刻,调整思维方向,把看不见的焦虑可视化,积极人际的重要性。此外,于老师还给出了在职场中和家庭中知己解彼的沟通技巧,如何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调整不良状态的方法。
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中队辅导员钱文链老师代表培训班第一小组分享了对于本次研习班的心得体会。她指出,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自己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还能提升心理韧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同时,下午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难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心理韧性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钱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我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更加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通过本次心理韧性提升研习,希望每位辅导员都能够将所学的心理韧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面对学生的问题还是工作中的困难,我们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所左右。同时,也要注重自我调节和放松,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一起为少先队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