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前教研 > 课程资源 > 正文
给豆豆造房子
来源: 普陀区教育学院    作者:周骏蔚   发稿日期:2020年09月03日

给豆宝宝造家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周骏蔚

背景:

德国心理分析学家Alexander Mitscherlich说:“儿童需要玩伴,譬如动物、水、泥巴、树丛、空地。”大自然赋给人的灵性是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于是,我们时常看见扎堆蹲在自然角前的孩子,或是目不转睛,或是侧耳倾听。自然角斑斓的色彩、曼妙的声音传递着大自然的气息,不仅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激发他们无穷的探究欲。

镜头一:得给豆宝造个家!

关注:

大班教室里宇轩站在豆宝记录墙前好一阵,嘴里还不停嘟囔。一旁的洋洋凑过小脑袋问:“看什么呢?宇轩回答:“你有没有发现,蚕豆现在长得好慢。”宇轩的话又把女孩蕾蕾引了过来。“真的呀!你看,9月、10月我们的点点差不多高,11月的点点这么低。”女孩的声音很尖细,这下一大群孩子跑向自然角。

识别:

春季耕种,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储藏,这是自然运作规律。借助豆豆记录表,细微的变化跃然纸上,变得直观可见。宇轩显然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不仅会记录当天的发现,还关注到与过往记录进行对比。同时,同龄孩子既是最好的玩伴,也是最好的学习伙伴。他们之间容易相互感染、产生共鸣,进而迸发游戏(学习)的热情。

支持:

我加入到人群,细听孩子们的讨论。

“我也发现了。这几天蚕豆象睡着了,好久才冒出白芽芽。”

“你们看,这几天的点点都是一条线上。”

“是不是水放太多了?闷死了。”

“瞎说,闷死了就烂了。烂的豆子是黑的。

就是,就是,这水是我才换的,和以前放的一样多。”

“搞什么啊,天冷呀!天冷就长得慢。”

忽然,哲哲的话让喧闹的议论戛然而止。片刻的安静后,孩子们似乎悟道什么,随即纷纷嚷道:“对啊,天冷了,就长得慢了。”

“这不行,豆宝宝要冷了。”善良的小依叫道。

“这可怎么办啊?怎么让豆宝宝不冷呢?”一直没开口的我说道。

“教室太大了,给豆宝宝造个家。”“造个家!”“造个家!”

这下,“给豆宝宝造家”成为班级的大事,而且是孩子们必须立即开工的大事。

镜头二:看来并不简单!

关注:

自然角旁孩子们用玩具橱隔出个角落,这是大家“造家”的场地。首先需要找材料,有意思的是冷饮棒成了多数孩子的首选。

随后,开始制作豆宝的家。孩子们用万能黏土将四根冷饮棒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这个是平的,不像房子啊?!”

一个女孩开始把伙伴做的“正方形”进行叠加。一层。二层,三层……“累死了,这样做到什么时候啊?这个不好用!”“其他东西能不能造啊?”

识别:

从孩子选择的材料,以及制作的“作品”看:

“木房子”,木材似乎是孩子潜意识里造房子的最佳材料。于是,班级材料区里的冷饮棒成为多数孩子的“首选”。随后,从单个正方形到多个正方形叠加,看出孩子们掌握用万能黏土与冷饮棒组合连接的方法;知晓房屋是立体的,具备把平面作品变成立体的意识。同时,“叠加”的方法让孩子们感觉“费力”、“费时”,他们有另辟蹊径的念头。

支持:

除了冷饮棒,还有什么材料可以造房子?哪些材料更快、更省力?造房子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豆宝宝的家究竟长什么样?”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始“思维碰撞”。同时,教室墙面上多了许多建筑物照片。

经过讨论,孩子们得出以下共识:

第一,做的房子一定是立体的,里面能放蚕豆筐。房子必须要稳稳站着。

第二,冷饮棒太短,围起来的正方形不够放蚕豆筐。这种材料不行,必须换。

第三,房子可以先搭个架子,随后做围墙,最后盖顶。

第四,房子一定要漂亮,我们要打扮一下。

在孩子们的基础上,我追问:“究竟哪些材料适合造房子?”

孩子:“麦管比冷饮棒长多了,应该可以。”

我:“确实长不少,那围墙用什么做?”

孩子:“板,我要老师的KT 板。”

我:“好主意!”

孩子:“两个卷筒纸纸芯象造桥一样,想多宽

就多宽。肯定可以放蚕豆筐。”

我:“有创意,可是围墙呢?”

孩子:“保鲜膜,透明的还可以晒太阳。”

我:“你还想到晒太阳?!厉害。可以试试。”

……

就这样,材料架上多了很多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找来原本教室里

没有的材料。

镜头三:“小建筑”OR“大工程”!

关注:

选择相同材料的孩子走到一起,成为建筑伙伴。我则开始享受,欣赏“大工程”的乐趣。

嘉佳、晓伟、聪聪、梅儿因为都选择麦管和KT板所以凑了一组。

“先搭架子,再装板。”随着嘉佳的话,晓伟、梅儿开始一起拿麦管。

聪聪:“雪花片贴在围墙上会很好看的。”聪聪的话没有引起伙伴很大的注意。

晓伟随口说了一句:“那你负责找雪花片。”“好呀!”聪聪埋头理雪花片。没有加入搭房子的行列。

三个孩子先分头用麦管拼正方形,但遇到要连接时会凑一起合并各自的制作。眼看房子的三个面要完成了,女孩们兴奋不已。晓伟却停下手,只见他拿来一块KT板进行比划。

“太大了!”三个孩子几乎同时叫起来。一旁的聪聪依旧专注捡雪花片。

“怎么办?”梅儿问。

“得找短一点的麦管。”晓伟很冷静。

“拆了,梅儿,快拆。”嘉佳是个急脾气,一边说一边已经拿了根紫色麦管。

嘉佳和晓伟开始对比麦管和KT板的长度。

嘉佳看着麦管没说话,似乎在等晓伟的答案。“长一点点。应该可以。”晓伟说道。像是得到了批准,嘉佳立马转身把材料架上所有紫色麦管搜集起来。

“抓紧时间,我和晓伟搭,梅儿你给我们接口就行。”

就这样,重新开工。

而一直待一旁的聪聪抬头宣布:“所有雪花片理好了。”

工程似乎进展的很顺利,可是……

“紫色麦管不够了!”出现了大麻烦。二个女孩傻眼了,一起看向晓伟。“找找有没有一样长的?”晓伟坐着说道。二个女孩立马翻箱倒柜,“没有!一根也没有!”

晓伟站起身,“我想想”,他走向材料架。

嘉佳开口:“我们先做围墙。聪聪你过来贴宝贴。”听到嘉佳叫,聪聪开始动手。

这边,晓伟拿了根蓝色麦管和KT板比较。长出很多,需要剪掉。他手拿剪刀,剪到哪需要作个标记。怎么做标记呢?他找来根绳子试图绑上作标记。可是,绳子好滑几次都扎不紧。晓伟放弃绳子,另找材料。

用麦管吧!只见他两根麦管交替,对着交叉点就能剪。可是,一手又是两根麦管,又是KT板,手不够用啊!

继续调整。有了,晓伟找到交叉点后把一根麦管缠绕到另一根麦管上。OK啦!这下很方便就剪下需要的麦管了。

解决了麦管问题,伙伴们兴奋不已,“工程”顺利继续下去。

识别:

豆宝的家是个很小的建筑,但对于孩子而言是个“大工程”。整个“建筑”过程传递给我这些信息:

1.孩子的经验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多种材料,在预先设想、规划基础上有顺序地搭建。幼儿的建构不仅是模仿和再现现实物体,还会加入自己的积极想象。比如,先搭主框架再搭围墙,整个建筑过程中这是四个孩子默允的。比如,聪聪的关注点不仅在造房子,还在装饰围墙上。所以,他专注地把所有雪花片搜集起来。

此外,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图形和空间概念,建构作品从平面向立体过渡。同时,他们能够比较长短、宽窄。除了目测比较外,尝试用自然物作自然测量比较。比如,晓伟借助绳子、麦管进行比较、标识。

2.孩子的合作

从“自我中心”到“同伴合作”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大步。作为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合作包括协商分工、主动配合、协调关系、共同解决问题等等。事件中的大班幼儿已经拥有合作意识。组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此次“造家”孩子们因为选择的材料相同而走到一起。

合作中,四个孩子反映出完全不同的经验水平、性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嘉佳、晓伟是“主导者”,梅儿、聪聪是“跟随者”。嘉佳做事很有条理,也善于分工。晓伟面对问题很沉着,能够尝试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梅儿、聪聪是团队中能够主动配合的孩子。没有任何成人的介入,如何合作?通过孩子间地相处,慢慢实践、感悟着。

支持:

每组孩子尝试用自己选择的材料“造家”,期间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我组织孩子进行过程分享。比如:不同材料在连接方法上有什么差异?比如:伙伴合作中有什么麻烦?如何解决?比如:建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想了什么办法解决?

总之,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地养成,在孩子地制作体验中,在师生地分享交流中自然渗透。

思考:

这是一个孩子自发学习的过程。“豆宝的家”虽然还没完全造好,但孩子从中收获的“惊喜”,收获的“经验”已经远超“造家”的结果。同样,目睹全过程的我也收获着无穷的“惊喜与感悟”。

1.关于孩子的“学习”

幼小衔接时,家长们最想得到的答案是:如何让我的孩子爱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孩子喜欢的学习?什么又是对孩子而言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我想,“豆宝宝造家”的故事给我们很多思考,也给我们很多答案。

孩子的“学习”和“游戏”没有完全的界限,伴随游戏他们学习着,收获着。孩子全情投入地学习,一定是来自他们自己的“需要”。

2.关于教师的“为与不为”

故事中的我很少出现,似乎是个配角。我想说,这就对了。孩子游戏也好,学习也罢,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成长节律。作为教师需要把握“三为”、“三不为”。

三为:留空间;允许尝试与失败;偶尔发声,引发孩子深入思考。

三不为:不替代孩子拿主意;不草率评价孩子对错;不过早呈现事物的结果。

结束语:

阳光、植物,大自然的一切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律。天冷了,善良的孩子们忙着给豆宝宝造家,给以豆宝最温暖的呵护。孩子也如这些豆宝,有着自己生长的方式、节律。好心的我们不要过度干预,耐心欣赏,一个孩子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