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技术 > 教育信息技术 > 正文
在体验中发展─教育技术视域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力提升实践
来源: 普陀区教育学院    作者:   发稿日期:2017年02月24日

在体验中发展

──教育技术视域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力提升实践

普陀区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及《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都有关于教师TPCK形成的内容。从教育技术视域来看,这些观点和主张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不能孤立地存在于情境之外。教师在体验中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在教学实践和不同应用情境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智能整体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体验所要表述的正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模式,是一种内化过程。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指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力,实施信息化教学力提升计划。率先对基础教育教师开展以实用技能为核心的信息化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力的基础正是Mishra Koehler2006年)提出的“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简称TPACK),TPACK 是使用技术进行优质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创造性地将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关键知识整合起来,而超越三者的新兴知识形态。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31025日)明确指出:“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从教育技术视域来看,这些观点和主张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不能孤立地存在于情境之外。教师在体验中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在教学实践和不同应用情境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智能整体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一、体验新情境,回归课堂挖掘信息化教学需求

    解决提升过程中针对性问题,信息化教学发生在学校、课堂、教学情境之中,只有根植于这些情境之中,才能获得信息化的智慧,获得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的真实需求,才能在教育技术视域中丰富内涵建构新知。

就区域层面信息化而言,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的模式,从配置的设备到侧重的教育技术项目研究,以及长期形成的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特色。就学校层面而言,在学校的课堂中,也为不同学科和班级配置专用的教学技术设备,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即使相同的教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其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采用的软件系统不同也构成各式的教学。所以要提升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力就要明确本区域的教学需求,探索本区域能够使用、能够持续发展、能够共享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途径。

在普陀区教育学院对管弄小学、沙田学校的综合调研中,我们对学校的信息环境、数字设备使用、常规教学运用方式进行的统计分析,对教师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开展针对性访谈和对应的培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教师相关的期望。在区域中教育技术特色研究团队中,了解不同教育技术项目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理解持续发展的因素,解决技术瓶颈的方法和共同体合作的内容。例如在晋元附校互动反馈技术研究团队、梅陇中学微视频研究团队、曹杨实验小学移动技术研究团队等。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促使我们发现问题,理解技术,了解了学生在信息处理、知识建构过程中信息工具的使用模式和教学功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