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六届文明在线(2011-2012) > 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文明 > 学校德育 > 团队活动 > 正文
德育室领导区少先队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德育室领导区少先队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对当前区域少先队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思考。文章从队员道德养成的载体透视出培养良好习惯的成功做法的思考和实践性的策略。文章对当前少先队工作中对队员的养成教育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也充分体现学院以深厚的研究力,为区域德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的功能。
 
遵循成长规律 播种良好习惯 收获快乐人生
“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王 萍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自2006年以来,普陀区少工委立足于少年儿童的特点,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深入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为深化区域推进,我们对普陀区“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开展了调查研究,根据教育学原理,对该项活动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成功经验的梳理,探索品牌活动的运作规律。
一、 “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功能定位
(一)少先队员道德养成的有效载体
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负责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能促进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和人格结构的优化。
普陀区少工委根据市少工委的精神,全面开展“微笑行动”、“感恩行动”、“承诺行动”、“合作行动”、“节约行动”五大系列活动,以习惯养成为载体,促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准提升和个体素质全面发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开始自己整理书包等小事做起,逐渐学会了洗碗、扫地、擦桌子等事情,不仅养成了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好习惯,少先队员在自己付出劳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开始知道关心人和孝敬父母。“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还是一个面向全体队员的活动,队员们在集中活动中学会了履行自己的承诺,但当自己的责任。同时,集体活动让队员们学会了感谢,体验到了帮助人的快乐和伙伴间的友谊,也认识到生活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通过合作、团结和互助,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这些道德习惯,都将成为良好品格的基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少先队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实践育人的优势,体现了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主性组织,充分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文化特性,提升了少先队教育的文化内涵。
普陀区各学校、大队部以开拓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为好习惯养成活动增添内涵,促进了少先队特色文化的建设。许多学校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按学段分层次制定创建目标,如陆家宅小学提出“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从感恩父母开始”,开展低年级说说祝福语;中年级给妈妈捶背洗脚做一道菜;高年级制作“非常妈妈”心意卡等“我为妈妈表心意”活动,召开“快乐每一天”“感恩伴我行”“感谢母校”等主题班队会,让每个队员学会感谢身边每一个帮助过自己、关心过自己的人,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甘泉中学开出“快乐礼仪课堂”,成立礼仪培训讲师团,建立校园文明督察员、管理员、护绿员等队伍,使每个队员受到扎实训练;武宁路小学开展“我心我行”“诚信舞台”“合作添活力”等活动;新黄浦实验学校将队日活动的地点从校内延伸到基地,从传统的学习参观拓展为队员合作、自主活动。“微笑交朋友合作在绿舟”让队员置身美丽的淀山湖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在游戏活动中与伙伴亲密合作。各类创造性的活动层出不穷,使少先队教育呈现勃勃的生机。
(三)辅导员自律发展的有效载体
在儿童习惯养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向成人和同伴的模仿过程中逐渐养成自身的习惯。为了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辅导员们必须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延河中学、北海中学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制定教师“校内不骑车、主动弯腰、主动打招呼”等规章,努力塑造教师形象。通过教师群体的表率作用,促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由模糊变得清晰,让学生的行为训练变得可见、可仿、可行。辅导员在率他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律,明晰了在队员面前辅导员角色带来的行为要求。
辅导员尤其是大队辅导员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她们拥有激情、梦想、勇气和才华,“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由于源于生活,有很强的针对性,活动的成效能够体现,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唤醒了辅导员自主发展的意识,提高了辅导员开展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设计、策划与管理的能力,使辅导员和队员们一起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二、“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的成功做法
(一)“以儿童为本”是“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础
 “以儿童为本”是少先队的工作理念,在“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开展中,“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表现为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坚信儿童的发展潜能,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1、    立足少先队员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为了使“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能够切实针对少先队员的现状,满足少先队员的成长需求,普陀区的各大队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查,武宁路小学围绕“少先队员的快乐情况”开展了全面的调查,排摸少先队员目前的快乐程度、影响快乐的因素等,并进行了“快乐我做主”信息发布。许多学校在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之前,对学生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找准队员们存在的习惯养成的主要问题环节,并精心设计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实效。
2、    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
儿童心理学指出,需要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内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最终成为习惯。让每个少先队员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好习惯伴我成长” 少先队主题活动,既能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又培养了队员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强化了良好行为,最终形成好的道德习惯。我们发动全区少先队员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以十个道德好习惯为基本内容的格言、标语、儿歌、韵律操、卡通形象、奖章标记等征集行动,吸引了广大少先队员的积极参与。各学校在活动中也让队员们自议、自选、自己决策,使活动符合队员主体个性意愿,满足队员们参与、决策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并在活动中全面培养队员的思考分析、合作交往等多种能力,促进了队员的健康成长。
3、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差异是客观存在,同时,差异也是教育资源。在对少年儿童进行习惯培养中,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因此,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实践中,既要向他们提出统一的、一致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我区在少先队员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根据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我们成功举办了“与礼仪同行,与快乐同行”少先队队长培训暨体验营活动,让小干部在“体验营”里接受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在户外军营中增强独立自主与勇敢行事的品行。我们还与中福会少年宫一起,在长风公园大洋海底世界开展“文明畅游海洋世界”主题活动,孤残儿童在英特尔小博士的指导下兴奋地拿起相机拍照留念,在活动中传递关怀。针对农民工子女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状况,开展了“同顶一片蓝天,共享数字快餐”社区少年因特尔求知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确立和巩固合作、感恩的习惯,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
(二)与时俱进是“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动力源泉
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使队员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少先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责任。“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也积极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因此主题活动的内容要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统一,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加强世界眼光、开放意识的培养。
1、 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区将主题教育活动中与“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及少年儿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向全区少先队员发放《八荣八耻》口袋书和“文明,从我们领巾做起”的倡议,组织“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网上知识大赛,引导队员牢记“八荣八耻”。并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章”的争章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队员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 聚焦社会责任
为了让学生明晰作为上海小市民的责任,我们聚焦世博会、聚焦社会公共道德,将“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与“迎世博”紧密结合,在全区范围开展了“雏鹰世博文明行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大家找陋习”“小手牵大手,共养好习惯”等阶段活动,让全区少先队员学习世博知识,传递世博理念,寻找身边陋习,共养良好习惯。
3、培养世界公民
现代的社会公民还要求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识。区少工委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精心设计了“五洲礼仪博览会”,用24个展棚分别展示意大利、中国、巴西等国家礼仪知识,并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活动,引导其他队员学各国礼仪,知各国文化。“五洲礼仪博览会”使长风公园成了礼仪小世界,少年儿童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还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各种文化的价值,为以后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三)快乐和体验是“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两大要素
在少先队员的习惯培养中,快乐训练和主体体验是两大基本要素。
1、快乐中养成
道德习惯的培养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行为训练起了纽带作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快乐的训练才能引发少先队员的情感认同,实现寓教于乐。我们组织全区小学生开展“快乐童谣快乐传歌唱文明礼仪歌”的童谣创编活动,广泛征集文明童谣,引导少先队员在快乐的童谣中来传播文明礼仪,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全区40所学校积极参与,教育成效显著。区少工委还从基层选送的童谣中挑选了一批琅琅上口的作品,汇编成《文明礼仪童谣》宣传手册,下发给各校,倡导孩子们小手拉大手,把礼仪童谣唱进家庭、唱到社区、唱响全社会。在少先队“六一”集会上,以少先队员十个道德好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礼仪大篷车”最引人注目。每一辆大篷车上都有一个为少年儿童熟识的卡通人物:大头儿子、圆圆、白雪公主等,每一辆彩车后面,鼓号队、舞蹈队、女足拉拉队载歌载舞,与观看的孩子一起互动,将好习惯的宣传材料分发给其他队员,纷至沓来的孩子们在彩车前后欢呼雀跃,大篷车队掀起了狂欢的热潮,十个道德好习惯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深入到孩子的心田。
2体验中巩固
体验是认识内化的催化剂,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少年儿童通过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在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激起个体真实的感受。我区各学校在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中,积极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金洲小学凸现孝敬教育,让孩子在“寻找妈妈的感觉”负重前行障碍赛中,体验生命之初的感觉,并逐步引导队员学做爱心早餐,算算亲情帐,感恩母亲。子长学校让少先队员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感恩之旅”,开展“感恩的缺失——寻找感动——学会感谢——回报关爱”等系列活动,日积一言,日行一善,使感恩的种子悄悄发芽,感谢父母、老师,关爱同学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区少工委和中福会少年宫以及市妇联共同举办“我的妈妈最漂亮”活动,通过多媒体主题演讲把大家眼中妈妈最生动感人的事例演绎出来,把妈妈的无私关爱叙述出来,让参加活动的孩子用心去感悟、用眼睛去发现、用语言去表达,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亲情的温暖,为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积极强化是“好习惯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必要途径
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少先队员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赞扬、肯定、欣赏、奖励等正强化的方式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
1、争章激励,评价促进
积极发挥雏鹰争章活动的评价激励作用。各学校将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结合“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系统开展,对原有的必修章如“自理章”“爱心章”“礼仪章”“孝敬章”等争章要求根据“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加以丰富,将道德好习惯的养成作为评价内容。还积极根据“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开设特色章、自设章等,并在不同年级中分别设施。通过争章活动,激励学生,让学生争做“道德小使者,社会好公民”,队员们在符合实际的形成性评价中,扬长避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典型激励,榜样引路
区少工委也注重优秀典型的树立,以此激励先进,并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我们以“学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道德好习惯标兵”评选活动,设立了微笑哈哈星、承诺小精英、文明小使者、合作小能人、整洁小白鸽、行规好榜样 、家庭小甜心、感恩小天使、金融小行家 、环保小专家十个奖项,用典型激励,用榜样引领,使道德好习惯活动深入持久,真正伴随队员快乐成长。我区还利用六一期间,集中展示全区各校少先队在“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活动中的喜人成果,使成功经验得以在更大层面上推广。
三、区域深入推进“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的工作策略
(一)多渠道实施
少先队教育活动必须和学生的生活、课程进行整合,走向少先队员的生活世界、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统整知识,培养少先队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队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1、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学科教育正在拓展自己的视野,“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活动蕴涵了丰富的过程经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习惯养成,与二期课改的课程目标全面吻合,因此,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使课程改革与少先队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课程化的发展道路,将少先队品牌活动课程化,作为学校拓展型课程,使活动纳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不仅更规范,而且形成更严密的保障机制。还将探索相关活动渗透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使学科老师成为兼职辅导员,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
    2、整合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各基层学校在相应的时间节点,都有一定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人文节等。将织“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并围绕德育工作重点如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实施,活动才更有生命力。许多学校在艺术节、人文节内增设“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的相关活动项目,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还有一些学在体育节、艺术节等集体项目比赛中将好习惯的要求纳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集体的荣誉共承担,集体的事情一起干的好习惯。
3、调动家庭教育的关键力量
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学校在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中,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方法。我区开展的“小手牵大手,共养好习惯”等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承诺书”,让家长和孩子进行正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促进亲子好习惯的共同发展。今后,将进一步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积极宣传好习惯活动,取得家长的支持,为孩子创造有特色的家庭实践场所,使少先队员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反复训练和实践,养成道德好习惯。
(二)盘活资源
区域性推进“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必须通过少工委的协调统筹,吸引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相应的社会后援力量,将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资源、人文资源、环境资源等各种资源充分开发,让它们为少先队教育各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尽其用,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扶持少先队的社会氛围。
我区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中,一直坚持“立足自身、依托社区、带动家庭、依靠社会”的原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育局、团区委、少工委的协调下,普陀区文化局、体育局、街道镇等部门对少先队开展的各类活动都鼎立支持,提供环境、机构、人员、设施等资源。如长风公园就成为少先队教育的基地,少先队的多次主题教育活动都在公园内举行。我区还坚持依托专业部门的优势,与中福会少年宫协作开展多项活动,与本区的青少年中心、鲁汇实践基地更是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使各类活动机构的资源都为少先队教育服务。今后,我们还要建立起社会兼职辅导员队伍,邀请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加盟少先队的工作,成为少先队教育志愿者,使少先队教育拥有更广大的人力资源库。
“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还有一些问题可以深入研究,比如少先队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如何影响社会,拓展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功能;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系统设计目标,分段实施,形成强化梯度等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将在工作中继续探索,与少先队员们共同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