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研资源 > 正文
物理“一师一优课”
来源: 普陀区教育学院    作者:教育学院-终审员   发稿日期:2020年09月08日

比热容

上海市新杨中学 金天龙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热量 比热容》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比热容是描述物质热学特征的物理量,是本章的核心概念。而在教学中伴随出现的“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同时还涉及到Q、m、△T和c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将为以后学习密度的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是以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结合自主式学习完成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理念的良好载体。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温度、热传递、热量的知识,具备了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经历过“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探究过程,基本能够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本节课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都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和动脑,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比较欠缺,综合实验探究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会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2)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物体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之间关系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构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在探究物体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意识,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比热容概念的形成,二是比热容概念的初步理解,三是“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简单应用。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课前,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猜想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可能因素。教师通过数字教材练习诊断和笔记流转功能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课中通过交流课前活动,提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的问题?从而引出“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的实验探究,探究活动先让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和对比组内和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随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视频“用DIS探究水和煤油吸热与升温的关系”,得出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定性关系,再利用公式的推导,形成比热容的概念;最后,以师生互动和数字教材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比热容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并通过知识应用进行举例,感受水的比热容较大及这一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课后,一是通过数字教材练习功能进行学习情况诊断,二是利用所学知识并通过资料查阅等形式,探究“城市热岛效应”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理念。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比热容的概念。一方面是通过探究实验学习比热容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流互动、自主学习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以生活情境为问题导向通过两个教学环节逐级推进概念的形成第一个环节是以“课前预学习,交流猜想”的探究形式,使学生形成“物体吸收热量与物体质量、升高温度有关”的初步认识,引出主要探究的内容;第二个环节是以“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的探究形式,通过“物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活动,学生通过比较组内和不同小组间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并且验证课前的猜想。再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DIS演示实验”推断得出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定量关系。通过数学推导使学生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课前预学习

1、根据生活经验,完成数字教材配套练习。

2、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在数字教材中写出猜想,并将答案通过云笔记分享给老师。

1、通过完成数字教材配套练习,为猜想提供事实情境。

2、教师通过数字平台反馈功能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及时调整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和内容。

(二)课前学习交流反馈

1、交流课前预学习情况。教师作点拨指导。

2、交流讨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可能因素。

1、借助数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讨论分析预学习情况。引导得出通过加热时间来判断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观察方法。

2、引出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猜想。

(三)设计实验

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1、讨论问题:

(1) 所选的两杯液体应满足什么条件?

(2) 实验中应观察比较的是什么?

(3) 实验中通过记录加热时间来比较液体吸热多少的。如何确保两杯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根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表格。

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科学方法。

(四)学生实验,验证猜想。

1、各小组分别对40克(或60克)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当温度计示数达到30ºC 时开始计时,分别记录温度每升高2 ºC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填入数字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2、组内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各组展示实验数据,交流讨论出初步结论,验证课前猜想。

 

1、合作探究实验,利用数字教材记录实验数据,便于分享和作为学习资料的积累。

2通过数字教材的记录表格,结合交互式一体机展示交流各组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初步结论。

 

(五)讨论与交流实验结果。

1、观看数字教材云笔记DIS演示实验,进一步得出定量的实验结论,推断建立比热容概念。

2、在数字教材中圈划出比热容的概念。

1、通过数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得出定量实验结论,通过推导建立比热容概念。

2、通过数字教材的圈划和标注,巩固学习认知,留下学习痕迹。

(六)学习并应用比热容知识。

1、阅读数字教材一般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和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2、交流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1、利用数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比热容这一物质特性。

2、知识联系生活,学习比热容知识的应用。

(七)作业

1、完成数字教材5.2《热量 比热容》第一课时第23题和第二课时所有习题。

2、观看数字教材云笔记微视频《城市热岛效应》,围绕“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等问题,通过所学知识和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PPT。

(要求:将PPT通过数字教材云笔记分享)

1、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利用数字教材练习诊断功能,了解比热容学习情况。

3、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热学现象。关注绿色低碳生活,养成环保理念。


 比热容课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