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活动多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十届文明在线网(2019-2020) > 组织领导坚强 创建机制完备 > 创建机制 > 创建活动多样 > 正文
13 坚守教研初心,从“视导”转型中提升专业支持品质

坚守教研初心,从“视导”转型中提升专业支持品质

                   

                       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支部

 

俗话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研室及教研员的“视导”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出发点是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听取基层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意见,发现有时候“视导”变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令大家产生无奈的“应付”之心,这就与视导原本的功能有所偏离。

教研的职责和学术定位的中心是“研究、指导、服务”,可谓教研的初心。支部从满足需求出发,改进“视导”方式——找“亮点”、断“病因”、给“良方”,驰而不息地向被视导学校的最大需求聚焦,向一线教师的最大满意用力,提升专业支持的品质。

一、明确视导“任务书”

教研室重新设计了视导“任务书”,把教研组建设、课堂观察、作业与测验等这些学校最日常、最基本的教研环节通过量表设计,作为视导的“尺子”。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学校普遍在教研计划、活动设计、教研主题等要素存在活动流于形式、内容缺少衔接、主题不聚焦的问题,教研员们经过反思,发现原有的教研(备课)组制度与新的要求存在显著的差距,且历经多年,对基层学校的规范与影响已日渐淡薄。因此,教研室重新制定了《普陀区教研(备课)组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全面提出了基于标准的教研(备课)组建设要求。

可见,明确“任务书”,带着解决现实问题的眼光和思考去做好这项工作,是提升视导质量的前提。

二、   画好指导“路线图”

视导是敦促学校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教研室的书面报告和现场座谈方式获得反馈结果,改进内部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而教研室在偕同学校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和分析归因后,也承担着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后续专业支持与保障服务的任务,在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方案和建议后,相关专业人员须主动对照学校薄弱环节,画好指导“路线图”,开展有的方矢的引领和服务。

如在对真光小学开展了视导中,感受到学校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相对的短板出现在英语学科,学校高度期望在英语学科的建设上获得教研室的支持。怎么让“支持”有效度,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研员多跑几次学校,为老师开展几次讲座这些比较表面的做法。当月,教研室做了“路线谋划”——联手教院附中、树德小学和金洲小学等校英语教学负责人和教师代表齐聚真光小学,开展首次借助联片教研活动加强英语学科中小衔接研究活动。这项研究活动聚焦提升教师教学和评价能力。在会上,支部党员吴成芳老师先对前几年该研究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回顾,并通过问题梳理,制定了这轮联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商定了一个学期具体的活动安排。来自三所小学的教师代表基于研究主题交流了思考和经验,教院附中的教师也从“双基”角度谈了中小学学生的能力差异,为具体操作提供了有效依据。之后,四校联手开展了多次联合教研活动,真光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学业质量也逐步提升,教研室、学校、教师取得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可见,每一次视导后,量身定做指导“路线图”是关键,也是视导能受到基层学校欢迎的重要原因。

三、   精准研究“时间表”

这里的“时间表”除了上述例子中专业支持的限定时间表,更指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时间窗口,即在视导中,教研室要关注全国和上海的教改方向,尤其是要以课改方向为引领,借此深化教研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思路。如在对文达学校视导中发现,鉴于该校是上海市数字教材试点校,但应用研究从哪里入手,学校出现了“选择困难”,教研室在全面诊断的基础上,与学校商榷,确定了《基于数字教材的学生差异性学习辅导》作为项目切入口——发掘数字教材特有功能,有效开展学生差异性学习辅导。课题贴近教学需要,探究口子比较小,有一定理论深度,也可操作,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紧密结合,有助于可持续地推进。

 

当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正在强化“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教研员作为一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必须要以新的目标和要求来自我加压,从类似“视导”这样的一件看似常规的工作中求取价值增量,提升教研实效。与时俱进,以不辜负这一岗位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