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十届文明在线网(2019-2020) > 组织领导坚强 创建机制完备 > 班子建设 > 加强思想建设 > 正文
10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交流材料之二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普陀区教育学院党总支

20205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意识形态的关键,把建设重要阵地作为使命担当。区教育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将其作为加强党总支全面领导学院事业发展和全面统领区域意识形态责任重点领域的核心工作。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立德树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普陀区教育系统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十管”责任,充分发挥教院在党风党建、德育工作、课程教学、干训师训、媒体宣传、网络管理、校园文化等领域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基于“学、信、训、研、管”相结合的五大机制,持续推进“思想引领、师德建设、育人联合”行动,落实“把好导向、建好队伍、守好阵地”的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一、坚持思想引领行动,把好“方向盘”

我们坚持把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学习重点,及时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有关意识形态会议精神的专题学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扎实开展专题教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专题学习讨论,“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专题警示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文件、宣讲党课、组织活动、涉外报备、关注宣传、文明创建、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建设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教师加强意识形态的学习教育和弘扬主旋律的思想引领。三是促进党建课题成果转化。开展上海市普教系统党建课题《“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建设研究》,探索党员“八个一”学做活动评价,党员人数百分百的学前教研室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工程,主持上海市普教系统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加强青年教师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推进青年教师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开展《新时代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的实践研究》,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年轻干部要走好“学习之路、信仰之路、为民之路、修身之路和实干之路”的培养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培训要求,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四个服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师德建设行动,建好“新梯队”

我们认为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新时代有了新师说、教师发展有了新高度、教师队伍有了新任务。我们努力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新时代中小幼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普陀教育提出的“六要六不”师德规范,通过党组织书记述职活动,加强学校党组织“三大主体责任”落实和党员教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落实“党组织思想引领、师干训主题教育、学树创榜样示范”三大任务,完善“信访研判、行风监督、一月一查、志愿服务”四项举措;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工程,开展岗位建功立业实践活动。二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局相关科室共同肩负起教育人的新时代使命,聚焦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开展“2+5”骨干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强教”队伍,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境界和追求投入到联合体、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和初中强校工程的主战场。三是实施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环境营造工程。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作为提高教育效率与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完善顶层设计、统筹干部队伍教师整体发展,借助区域人力资源协同管理信息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运用阿基米德名师E课等共享精品课程,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更深度融合,构建更开放、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型信息社会教育生态,培养新型教师。

三、深化育人联合行动,守好“主阵地”

我们自觉强化阵地意识,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全面加强院内和教育系统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切实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日常管理和防控。一是加强对规范教材编写、选用和主题活动管理。教研室加强对学校课程研发、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管理,落实教材内容把关、语言文字规范及教育环境营造的政治引导和原则规范。德育室组织开展区中小学德育“一校一品”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推动学校从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普陀大学堂”和“锦绣河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总结提炼学校德育工作品牌,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综合实践课堂建设,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普陀大学堂”的项目建设和拓展,引导学科教师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纺织博物馆、火花博物馆等场所成为人文学科教师授课的新空间。二是加强“学科育人”机制建设。教研室举办“学科德育”年度论坛,开展教研员主讲的“学科育人”述职活动。制定区、校两级学习十九大精神计划,把“三进”要求纳入到整体教研活动安排中。通过抓好教材审核、课堂教学、拓展课外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实现十九大精神进入课堂零时差。夯实基础型课程建设,以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为主要突破口,加强“示范课堂”建设;突显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衔接,根据不同年级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将十九大精神与教学内容无缝对接,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发挥“一报两刊”宣教作用。学院“一报两刊”编辑深入基层采访,宣传、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陀教育报》在区教育工作党委指导下,加强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政策、先进典型、发展成果的宣传力度,讲好普陀教育故事。《普陀教育报》《普陀教育》联合开展了“教育改革40年——我读《上海教育丛书》”征文活动和“共同走过教改40年”主题摄影比赛,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教情中心充分发挥图书读书的育人功能,组织区域中小学生参加市“走进新时代”“走进中华经典”主题读书活动,传承文明成果、弘扬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