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领先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十届文明在线网(2019-2020) > 创新驱动发展 业务水平突出 > 业务绩效 > 服务质量领先 > 正文
05 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关于开展区域中小学综合调研的再思考

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关于开展区域中小学综合调研的再思考

 

综合调研的结果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院科研室来说,都是深化工作的发展性的思考。我们发现,综合调研不仅在于调研单位一所学校的意义,还在于由综合调研结果所产生的对区域教科研工作的意义。

一、对于一所学校的意义 

对于调研到的个案单位来说,都已有本身对问题的识解和解决时间表。学校更注重的是能与科研部门在工作上的协同,一道推动解决一些问题,逐点实现突破。

1、短期问题解决

 短期问题解决是根据学校针对特定对象、特定节点、特定任务需要提供若干次专业支持。譬如曹杨附校参与式教学选题分析、文达学校生态阅读研究设计论证、教院附中微课程研究过程方法指导、晋元附校课堂观察研究成果提炼、铜川学校研究论文指导、宜川附校一页纸教学法研究课评析、中远学校情智教育研究实施方案指导、武宁中学睿智课堂课例研讨等。尤其是在学校关注的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科研课题选题,在研课题过程质量、成果总结提炼等方面加强服务对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欢迎。

2、中期蹲点服务

 中期蹲点服务的周期基本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根据学校计划重点,协同学校科研组织定期与教师面对面开展任务驱动下基于主题或专题的科研研讨,6人左右控制在每次2小时以内。譬如,沙田学校围绕责任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开展的课题研究,期待学校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并希望能得到学院科研室协助,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的跟踪指导。经过商议,学院科研室平均每两周一次到校和研究组教师面对面交流,包括研究实施方案论证、方法指导、成果提炼等,这一做法和成效受到学校教师好评。

3、长期研究合作

 长期研究合作的周期配合课题研究的周期进行。长期研究合作意向往往不是综合调研期间临时产生的,而是配合区域教科研发展需要,于后期和综合调研单位建立较长周期的研究联系。譬如,为探索区域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机制,学院科研室与黄浦区科研室合作开展跨区域性质的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2017年,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成为第一所参与该项探索的研究单位,吸收黄浦区教师研究一等奖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后融入学校一页纸教学法研究。学院科研室在两区合作研究组织机制、成果应用转化难点、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的成果表达等方面与课题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和方法。2018年,在学院教研室的协同下,管弄小学成为第二所参与该项探索的研究单位。

二、大于一所学校的意义 

由综合调研中学校的意见和需求,提示我们在适当的时间节点把相关工作提上日程,譬如学校希望更多教师申报区级教师个人课题获得立项;学校科研室主任是“新兵”,希望学院科研室加强指导;教师希望走出学校了解更多学术活动信息;教师希望科研工作上有专业团队的引领;学校希望对在研课题的合作研究性质给予认定;教师希望在研究资料与材料上获得协助等等。这些意见不完全是个性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面上的需求。为此,近年来,学院科研室持续加强相关工作研究,陆续调整和优化科研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科研服务质量和水平。

1、资料与材料的协助

 学校和学院科研室都认识到,对于教师来说,一种不太引人注意,但很重要的指导活动是提供、解释并演示具有指导性的资源与材料。2017年起,学院科研室着手建设普教科研学习线上平台,建设学研资源,尝试问题链驱动下的支架式科研学习方式。一年多来,已累积开发在线学习资源条目400余条,包括视频微课60余节;借助资源已培训区内学员近百名。目前,资源平台自愿注册人数已有800余人,主要包括本区学校科研室主任、各校自愿加入有相关学习需要的骨干教师、部分外区和外省市教师,至今,平台在线点击量已突破9万人次。同时,学院科研室学段科研员也相继自主开发微信公众号,将研修资料放到线上,与一线教师联线互动。学院科研室所作出的努力及现期成效得到了市、区科研领导专家和学校教师的好评。

2、科研室主任业务培训

 学院科研室专门开发针对学校科研室主任岗位业务学习的培训内容,每学期组织一次业务培训,采取聆听专题报告、学校现场调研、小组合作学习、在线资源支持,线下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经过四轮培训,已经基本实现全区学校科研室主任持证上岗的目标。今后,科研室主任岗位业务培训将转为新任科研室主任培训,纳入学校科研管理实务培训常规。

3、科研学科团队建设

 借力区团队机制,促进教育科研梯队发展。教科研学科团队、创新团队写入第五轮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序列。9名教师成为区第五轮科研学科指导团队领衔人。10名教师成为区第五轮创新团队领衔人。教科研学科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建立,对学院科研室工作力量形成了良好的补充,进一步满足学校教师参与科研专业团队研修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研骨干教师将成为区域教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4、区级课题结构调整

 随着区域教科研深入发展,教师研究日益活跃,为适应这一变化需求,学院科研室在恒德小学召开教师个人课题研讨会,听取与会单位意见建议。此后,部分学校陆续推出了校级教师个人课题或青年课题或小课题,与区级教师个人课题衔接。区级教师个人课题立项数量也从100项提高到150项。2019年区级课题类型新增成果推广和应用研究课题,以促进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型推广。

5、优化科研研修方式

 探索由专职科研员带领学校科研主任开展工作坊研修,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自我发展四个维度入手,开展系列专题研修,提升岗位胜任力。工作坊研修体现专题针对性(研修专题都是基于科研主任岗位胜任力补偿的需求)、行为主体性(每一位科研主任都是工作坊活动的主体)、活动组织性(坚持现场活动两周1次,有相应的考核与评价要求)、资源生成性(坊内成员明确分工,积极讨论互动,形成更多的研修课程再生资源,丰富坊内的共有资源)、形式多样性(包括理论学习、读书交流、现场观摩、课题研讨、专题讲座、故事分享、经验交流等)。两周1次的工作坊活动集“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满足学校科研主任这个特定群体的专业成长需要。

在学校和学院科研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些学校从最初的带入性研究体验到对核心课题系统性研究追求的转变,一些学校从区级一般课题研究起步发展到市级项目的过程,一些学校从一个课题的理性坚持中收获丰厚成果的喜悦。

 

为了促进教育科研改进,担负调研工作职责的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教育科研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技巧、调研技术技能等。综合调研促成的是院校间的多任务协同,包括直接协助、团队发展、专业发展、课程发展、行动研究等,让自上而下的教科研组织目标与自下而上的教师需要整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师个体必需的改变,达到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